木雁 [ mù yàn ]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 mù yàn ] 比喻中庸处世,因事设施,不取极端。 内容来自网友贡献并经过权威书籍校验,百度提供平台技术服务。 贡献释义 百科释义 报错 木雁,典故名,典出《庄子集释》卷七上〈外篇·山木〉。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树因不材而免于被人砍伐;后又见主人选杀...
木雁之间(mù yàn zhī jiān)。木雁:比喻有才与无才。指有才与无才之间。比喻才能或学问处于中间水平,能保全自己,远避祸害。释义 木雁:比喻有才与无才。指有才与无才之间。比喻才能或学问处于中间水平,能保全自己,远避祸害。出处 《庄子·山木》:弟子问庄子:“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今主人...
繁体: 木雁 拼音: mu yan 读音: mù yàn 英语: 近义词: 反义词: 单字解释: 木 雁 造句: 暂无此词造句 组词,组成语: 木 雁 木雁解释 木雁是什么意思词义解释来源:辞典修订版 1:木以无所用不受砍伐因而得以长寿雁以不能鸣叫被主人宰杀招待客人。面对这两种境况只有处在有用和无用之间才能全生远祸...
”这是古代道家全身远祸的处世态度,后人因以“木雁”比喻有才与无才。《南史·刘穆之檀道济等传论》中提及,檀道济初因录用,得以忘瑕;而晚年因大名困扰,最终导致颠覆。刘韶祗继承先辈,其处世之道犹如“木雁”。权德舆在《八音诗》中写道:“木雁才不才,吾知《养生主》。”这句诗表达了木...
“木雁”结尾的诗句 1、怀哉愧木雁,忽尔枉兰荃。——出自唐·赵冬曦《奉酬燕公见归田赋垂赠之作》2、处身于木雁,任世变桑田。——出自唐·刘禹锡《酬乐天醉后狂吟十韵》3、惟有石龟并木雁,守株不动任春回。——出自仇远《惊蛰日雷》4、才能疑木雁,报施迷夷跖。——出自唐·刘禹锡《游...
汉语词典> 木雁 1.《庄子.山木》载: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树因不材而免于被人砍伐;后又见主人选杀不会鸣叫的雁以享客。弟子疑而问于庄子:"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今主人之雁以不材死,先生将何处?"庄子笑曰:"周将处乎材与不材之间。"这是古代道家全身远祸的处世态度。后因以"木雁"比喻有才与无...
譬如,“木雁之间“和”龙蛇之变“两个成语都出自《庄子•外篇•山木》一文,是庄子回答弟子问题的一段对话,表达的意思是,君子应处木雁之间,当有龙蛇之变。原文大概是这样的故事:某天,庄子带着弟子在山中游学,看见一棵大树十分茂盛,伐木工却不去砍伐它。于是庄子现场教学,问弟子是什么原因?弟子找伐木...
木雁之间典故 木雁之间,典故名,出自《庄子集释》卷七下〈杂篇·山木〉。这则寓言故事讲述了大雁与木匠之间的故事。大雁告诉木匠它要被宰杀做成一把弓,木匠回答说大雁死后依然可以为国家做出贡献。这则故事告诉人们生死存亡的道理。 在古代,有一位木匠,他非常擅长制作各种器具。有一天,他在树林里散步时,发现了一只...
历史典故> 木雁 《庄子.山木》:“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问其故,曰:‘无所可用。’庄子曰:‘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夫子出于山,舍于故人之家,故人喜,命竖子杀雁而烹之。竖子请曰:‘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请奚杀?’主人曰:‘杀不能鸣者。’明日,弟子问于庄子曰:昨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