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安木活字印刷术,是中国已知唯一保留下来且仍在使用的木活字印刷技艺,具有很好的历史人文价值,是活字印刷术源于中国的实物明证。传承现状 随着机械化印刷的高速发展,东源木活字印刷技术的刻版、 印刷等技艺继承者寥寥无几,濒临灭绝,亟待保护。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
而光泽的木活字印刷也有悠久的历史。工艺特征 宁化、光泽等地的木活字印刷术主要包括木雕活字字模的制作、印刷工具种类和制作、印刷程序和装订工艺,其在字模制作、画像雕版、排字、纸张墨水选择乃至刷墨等工艺上都有独特的讲究。在宁化、光泽等地的木活字印刷工序中,一套字盘基本为三万至四万个木活字,排版时一人念...
木活字印刷术在中国古代盛行,仅次于雕版印刷。据估计,知见的木活字不下千种,其中较著名的,嘉道年间,有吴志忠印《兼明书》、《洛阳伽蓝记》等书,张金吾爱日精庐印《续资治通鉴长编》,六安晁氏印《学海类编》,京师琉璃厂半松居士印《南疆绎史》等书。咸同年间,有仁和胡珽琳琅秘室印《琳琅秘室丛书》,...
活字印刷术是一种古代印刷方法,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经过长期实践和研究才发明的。先制成单字的阳文反文字模,然后按照稿件把单字挑选出来,排列在字盘内,涂墨印刷,印完后再将字模拆出,留待下次排印时再次使用。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是印刷史上一次伟大的技术革命。北宋庆历间(1041年-1048年)中国的毕昇(970年—1051...
活字印刷在各级政府的重视下成为了非遗项目。2018年,浏阳木活字印刷术成功申报为长沙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20年,吴汉涌被评为长沙市市级代表性传承人。木活字印刷分工细致:先由谱师班的师傅锯梨木板做成字坯;再由师傅细细刻出阳文反文字模,通过拣字、印盘上排版、覆纸、印版等程序,方能出炉;最后经过校对...
东源木活字印刷术有两大特色:一是刻、印用字是老宋体,字型古拙。从明朝以来,老宋体作为官方字体,长期垄断文告、公报等庄严场合,如今已极少见,“物以稀为贵”,东源人做的谱就贵重。二是刻印、装订做工很考究。他们刻字有要点:反手,先横、次竖、后撇;用材有讲究:刻字须用上好的棠梨木,决不能马虎;...
相较于其他活字印刷技术,如泥活字、铜活字等,木活字印刷在制作过程中更为简便且容易操作。 木活字印刷术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程。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印刷术,主要包括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两个阶段。其中,活字印刷又分为泥活字、金属活字(如铜、锡、铅等)和木活字印刷。虽然毕升最早发明了木活字印刷,但并未成功应用。
中国木活字印刷术,是“浙江文化标识”培育项目。发展历史 2022年1月,入选浙江省首批100个“浙江文化标识”培育项目名单。社会影响 根据《建设文化标识推进文旅融合行动计划(2021-2025年)(试行)》有关要求,首批100个“浙江文化标识”培育项目正式发布,在五年建设期间,全省将以“一县一品、分批建设、突出重点、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