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木刻运动是在鲁迅的直接指导下组织团体进行创作的,对全国的木刻运动有着决定性的影响。美术工作者们以刀代笔,纷纷投人“艺术救国”的行列,新兴的版画艺术在那时候成为人们精神表达的一种重要方式。在此之前,李叔同、丰子恺等都刻过木刻,而大家却公认现代版画还是由鲁迅提倡并发展壮大的。究其原因,主要还要...
杨可扬与赵延年的深厚友谊可以“六十四年的情谊,半个多世纪的共进”概括。自1940年代因投身鲁迅倡导的新兴木刻运动相识以来,两者始终共同致力于推动中国现代版画发展,并在各自创作上不懈精进,1991年同时获得“鲁迅版画奖·新兴版画杰出贡献奖”。展览现场 据主办方介绍,本次展览以“厚重而温柔的记忆”“执着而开放的...
李桦 《鲁迅先生在木刻讲习会》 木刻版画 1956年 “木刻讲习会”拉开了中国新兴木刻版画运动的序幕,同时也被视为中国现代版画的开端。通过“木刻讲习会”,木刻创作的知识和技法得到了初步普及,培训了一批青年木刻骨干,形成了一支木刻队伍的雏形,极大地推动了木刻创作活动,为中国新兴木刻版画运动的发展播下了第一...
鲁迅与新兴木刻 除了推广现代版画,鲁迅于1931年发起了“新兴木刻运动”。为提高中国新兴木刻的创作水平,促进版画艺术在中国的发展,鲁迅发起了木刻讲习会,1931年8月17日至22日,于上海长春路日语学校中举办。邀请日本美术教师内山嘉吉(上海内山书店主人内山完造之弟)主讲木刻技法,鲁迅自任翻译。有陈广、陈铁耕、...
中国新兴木刻版画运动是由鲁迅1931年在上海倡导发起的。新兴木刻从诞生那天起,便和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紧密相关,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命运血肉相连。他是中国革命文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30年代国统区美术的主力军。当时的版画是以艺术家和革命者的双重身份出现,以艺术作为战斗武器,在思想教育战线上发挥了它的巨大作用。
新木刻运动最初是由鲁迅介绍、出版外国木刻作品得到进步美术青年的欢迎和响应而兴起的。代表了“为大众而艺术”的思潮发挥了美术作为革命斗争武器的功能,在民众中起到了宣传革命真理、鼓舞革命斗志的作用。在20年代末至30年代,鲁迅倡导的新木刻运动代表了“为大众而艺术”的思潮。这个“左联”领导的美术活动在思想上...
新兴木刻运动中的延安学派 原创 范建华 中国社会科学网 诞生于1931年的中国现代木刻,在延安形成了一个以鲁艺为中心的艺术流派。力群作为这个艺术流派成员之一,在文章里把这个思想倾向一致、艺术风格接近的木刻流派称为“延安学派”。来到延安的艺术家们同情大众,对下层民众生活有深切的体察。他们肩负使命,满怀激情奔赴...
🌊新兴木刻运动,这场30年代的文艺风暴,离不开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的推波助澜。📚左联和美联的成立,如同催化剂,加速了木刻社团的雨后春笋般涌现。🎨1930年,新兴木刻运动以组织木刻社团的形式,如火如荼地展开。第一个现代版画史上的社团——“一八一社”,便是从“西湖一八艺社”中脱颖而出。
关于新兴木刻运动的研究日渐成为国内外美术史的研究热点,学界已积累了一定数量的综合性和个案性研究成果。广东是南中国新兴木刻运动的中心,而广东与东亚、东南亚木刻交流作为整个新兴木刻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学界对这一领域缺乏足够关注。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