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川组(层)是1959年手稿命名的岩石地层名称。时代 K2 命名 浙江石油地质普查队,1959年手稿命名;浙江省地质矿产局地层清理组俞国华等,1996年介绍。特征 指一套红色中层-中厚层状的砂岩、泥岩互层,间夹含砾粗砂岩、紫灰色粉砂岩、砂砾岩和凝灰岩的地层。含腹足类:Lioplacodes aff. Cholnokyi,Viviparus onogo...
朝川组,又称层状红色中厚砂岩和泥岩互层,这些地层间杂分布着砾粗砂岩、紫灰色粉砂岩、砂砾岩和凝灰岩。这个地层序列中包含了一些化石记录,如腹足类动物Lioplacodes aff. Cholnokyi和Viviparus onogoensis,双壳类的Plicatounio(P.) sp.、Nakamuranaia chingshanensis、Trigonioides(T. ) sinensis...
本文作者发现在永康盆地北东部的朝川I组红层 沉积中发育较深水暗色泥灰岩沉积,与较浅水红色细碎屑沉积呈互层或夹层产出,具渐变式湖相碳酸盐岩与陆源 碎屑岩t昆合沉积的特征.控制该混合沉积形成的主要因素是湖盆浪基面之下的静水环境及干旱与潮湿气候的交 替变化.通过对朝川组泥灰岩段沉积环境及成因进行:分析,...
【2013甲龙类】中..作者描述中国浙江省东阳市朝川组(Albian - Cenomanian)发现的新甲龙类恐龙化石。作者根据新化石的独征及一些别区于浙江龙(Zhejiangosaurus)的特征建立新属种——杨岩东阳甲龙
浙江永康盆地朝川组泥灰岩段沉积特征及其古气候意义
浙东永康盆地北东段朝川组中上部发现多期地震活动的记录,赋存于湖相灰黑色泥灰岩、钙质泥岩与紫红色粉砂质泥岩和粉砂岩互层地层中.识别出的地震活动标志为多种原地成因的震积岩,主要包括层内微断层、震裂角砾岩、液化砂岩脉、碟状构造、液化角砾和液化卷曲变形.通过对震积岩及震积序列特征分析,结合浙东地区构造背景...
浙东宁波盆地白垩纪陆相火山岩系,经古地磁研究表明,以往认为时代属于早白垩世早期的馆头组,晚期朝川组和晚白垩世早期的方岩组均呈正向磁化,平均磁化方向基本一致。据绝对年龄和古生物旁证,磁化时间属白垩纪中期正向极性超时。因此,馆头组的层位应作相应的提高,从白垩系下部上升到白垩系中部;朝川组随之位于其上。方...
近日,浙江东阳市发现数块恐龙脚印化石。经专家鉴定,化石位于白垩系下统朝川组地层,距今超过1亿年#恐龙 - 四川电视台新闻频道于20240401发布在抖音,已经收获了1.4亿个喜欢,来抖音,记录美好生活!
机电安装专业组 组长:田武现 成员单位:机电科 安检科 一井 二井 地质测量专业组 组长:陈卫国 成员单位:地测科 一井 二井 试生产专业组 组长:赵振峰 成员单位:调度室 总办室 机电科通风科安检科开掘科 一井 二井 主要工作内容: (1)负责对照设计文件,依据有关规程、规范、标准、规定,对朝川矿产业升级项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