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行之者矣”出自唐代柳宗元的《箕子碑》。“有行之者矣”全诗《箕子碑》唐代 柳宗元凡大人之道有三:一曰正蒙难,二曰法授圣,三曰化及民。殷有仁人曰箕子,实具兹道以立于世,故孔子述六经之旨,尤殷勤焉。当纣之时,大道悖乱,天威之动不能戒,圣人之言无所用。进死以并命,诚仁矣,无益吾祀,故不为。
“有行之者矣”上一句是:“具是二道”, 这是出自于 唐朝 柳宗元 所著的《箕子碑》。 附《箕子碑》全文赏析 箕子碑 作者:柳宗元 朝代:唐朝 凡大人之道有三:一曰正蒙难, 二曰法授圣, 三曰化及民。 殷有仁人曰箕子, 实具兹道以立于世, 故孔子述六经之旨, 尤殷勤焉。 当纣之时, 大道悖乱, 天威...
当纣之时,大道悖乱,天威之动不能戒,圣人之言无所 用。进死以并命,诚仁矣,无益吾祀,故不为。委身以存祀, 诚仁矣,与亡吾国,故不忍。具是二道,有行之者矣。(箕子) 是用保其明哲,与之俯仰,晦是谟范,辱于囚奴。昏而无 邪,赜而不息。故在《易》曰“箕子之明夷”。正蒙难也。 及天命既改,生人...
孟子对曰:“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取之而燕民不悦,则勿取——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是也3。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箪食壶浆4以迎王师,岂有他哉?避水火也。如水益深,如火益热5,亦运6而已矣。” 【翻译】 齐国攻打燕国,战胜了它。齐宣王问道:“有些人劝我别兼并燕国...
1逊斋记(元)欧阳玄①有一言,而可终身行之者乎?圣门高第,固尝有如是之问矣。近代有行之者,司马君实之类是也。□人之一生,苟有得于一言而合于道,则其生平精神、心术、凡见诸行事者,莫不于此取则焉。故虽一言也而可胜用哉!君实之于实,自为儿时至于相天下,终始惟一言也,然则守约之道,顾不至当欤?可填...
首先找出本文论述的话题对象是“逊”;然后围绕这一话题,找出每段的中心句:“有一言,而可终身行之者乎”“夫逊也者,吾党之士入门第一义,出门第一程也”“逊以出之,又不可不信以成之也”。据此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即可。【点睛】文言虚词要“三抓”,“三抓”是指:(1)抓重点。《考试说明》要求掌握的文言虚词...
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五旬而举之,人力不至于此。不取,必有天殃。取之何如?”孟子对曰:“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取之而燕民不悦则勿取,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是也。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他哉?避水火也。如水益深,如...
下不求合于士大夫,故悦公者寡,不悦者众。然至言天下伟人,则必以公为首。公尽性知命,体乎自然,而行乎不得已,非蕲以文字名世者也。然自庆历以来讫元丰四十余年,所与人主论天下事,见于章疏者多矣,或用或不用,而皆本于礼义,合于人情,是非有考於前,而成败有验于后。及其他诗文,皆清远雄丽,读者可以想见...
客有至而问者曰:“子世之散人耶,拘人耶?散人也而天机浅,拘人也而嗜欲深。今似系马③而止也,有得乎而有失乎?”苏子心若省而口未尝言,徐思其应,揖而进之堂上。客曰:“嘻,是矣,子之欲为散人而未得者也。予今告子以散人之道。夫禹之行水,庖丁之投刀,避众碍而散其智者也...
①有一言,而可终身行之者乎?圣门高第,固尝有如是之问矣。近代有行之者,司马君实之类是也。□人之一生,苟有得于一言而合于道,则其生平精神、心术、凡见诸行事者,莫不于此取则焉。故虽一言也而可胜用哉!君实之于实,自为儿时至于相天下,终始惟一言也,然则守约之道,顾不至当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