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数教案篇一 1、要求学生会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2、使学生更多经历有关知识发生、规律发现过程。 重点:对乘法运算法则的运用,对积的确定。 难点:如何在该知识中注重知识体系的延续。 一、知识导向: 有理数的乘法是小学所学乘法运算的延续,也是在学习了有理数的加法法则与有理数的减法法则的基础上所学习...
《有理数》教案(通用11篇) 篇1:《有理数》教案 《有理数》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借助生活中的实例理解有理数的意义,体会负数引入的必要性和有理数应用的广泛性,会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2、能力目标 :能应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3、情感态度:让学生了解有关负数的历史、体会负数与实...
有理数教案 篇一 【回顾思考】 1、请认真阅读课本P41-50,并把你认为重要的概念、法则和例题划出。 2、请合上课本,试着回答下列问题: (1)说说什么是乘方?什么是幂?有什么符号法则? (2)在做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时运算顺序怎样? (3)举例说明什么是科学记数法? (4)举例说明如何确定一个数的有效数字? 【基础...
有理数教案(篇1) 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及应用 教材分析: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 【地位作用】 《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是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有理数》第三节的内容。本节共计两课时,加法运算律是第二课时的内容,依据教材的安排本节课应是让学生在理解有理数的加法法则的基础上来运用加法运算律,最终能熟...
有理数教案【篇1】 一、课题 §2.9有理数的除法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有理数倒数的意义; 2.使学生掌握有理数的除法法则,能够熟练地进行除法运算; 3.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概括及运算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有理数除法法则. 难点:(1)商的符号的确定. (2)0不能作除数的理解. 四、教学手段...
1本节在引入有理数减法时花了较多的时间目的是让学生有充分的思考空间与时间进行探索法则的得出是在经历从实际例子温度计上的温差到抽象的过程中形成种减法法则的归纳得出是本节课的难点在这个过程中设计了师生的交流对话教师适时适度的引导也体现教师是学生教学的引导者伙伴的新型师生关系 有理数减法教案 有理数减法...
七年级数学有理数教案篇一 一、课题2.4有理数的减法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有理数减法法则并熟练地进行有理数减法运算;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及运算能力。 三、教学重点 有理数减法法则 四、教学难点 有理数减法法则 五、教学用具 三角尺、小黑板、小卡片 六、课时安排 1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
《有理数》教案设计1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有理数的乘方,幂,底数,指数的概念及意义;正确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乘方有关规律的过程,领会重要的数学建模思想,归纳思想,形成数感,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 情感态度价值观: 鼓励猜想,倡导参与,学会倾听,建立自信心。 学习重点:理...
有理数教案篇一 1、知识目标 使学生了解了负数产生的背景,理解正、负数及零的意义,掌握正、负数的表示方法,会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2.能力目标 3.思想目标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和学习习惯。 本课教材所处位置,是小学所学算术数之后数的范围的第一次扩充,是算术数到...
并特殊指明我们以前所见到的数中,只有π是一个特殊数,它不是有理数。但3。14是有理数。 作业2意在使学生熟悉集合的另一种表示形式。 利用此题明确自然数的范围。0是自然数。这点可以在前面的教学中出现。 3题是一个探索题,有一定难度,可以分步完成,不如先写出正数,在写出整数,观察都具备的是其中哪个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