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无漏业’的对称。指不离烦恼过非的诸善恶业。在黑白等四业中,以招欲界恶果的黑黑业、招色界善果的白白业,及招欲界善果的黑白业等三业为有漏业;非黑非白业断尽前三业,是为无漏业。见《俱舍论》卷十六。 更多:https://www.bmcx.com/ 接口调用|联系我们...
问题1:“若断有漏业”出自哪首诗? 答案: “若断有漏业”出自: 唐代 道世的 《颂六十二首 十五》, 是一首五言诗, 诗句拼音为: ruò duàn yǒu lòu yè ,诗句平仄: 。 问题2:“若断有漏业”的上一句是什么? 答案: “若断有漏业”的上一句是: 皆由封着情 , 诗句拼音为: jiē yóu fēng...
法身:1.佛教语。梵语意译。谓证得清净自性,成就一切功德之身。“法身”不生不灭,无形而随处现形,也称为佛身。各乘诸宗所说不一。2.指高僧之身。3.旧指修炼得道之身。 小提示:"若断有漏业,常见法身宁。"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相关分类 常见法身 全诗 原文拼音版 道世 不详 查看道世的诗句...
以下两句供参考:“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根,是为魔业”“四称法行者:性净之理,目之为法。此理众相斯空,无染无着,无此无彼。经曰:“法无众生,离众生垢故;法无有我,离我垢故”。智者若能信解此理,应当称法而行。法体无悭,身命财行檀舍施,心无吝惜,脱解三空,不倚不着,但为去...
不造有漏业。一个生命因为不明白真相所以会瞎琢磨。因为瞎琢磨有了各种各样虚妄的认识。因为虚妄的认识而安立各种各样的名相与印象。有了各种概念就起了六个门,有了六个门就起了六法触,有了六法触就起了各式觉受,有觉受起爱欲,有爱欲起摄取,有摄取起幻有,因幻有而起念,因执念而有衰逝之心。
不造有漏业。一个生命因为不明白真相所以会瞎琢磨。因为瞎琢磨有了各种各样虚妄的认识。因为虚妄的认识而安立各种各样的名相与印象。有了各种概念就起了六个门,有了六个门就起了六法触,有了六法触就起了各式觉受,有觉受起爱欲,有爱欲起摄取,有摄取起幻有,因幻有而起念,因执念而有衰逝之心。
不用肉眼见色,则天眼自然渐生。不用肉耳闻声,则天耳自然渐生,不用肉身行走,则神足自然渐生,不用肉心攀缘,则定照他心渐通。不用揽尘思忆,无新覆旧,则宿命渐通,不造诸有漏业,无生无漏渐通。 发布于 2020-12-21 15:45 写下你的评论...
我们生活的这个娑婆世界,是有缺陷的,人修道修养到了这个境界,天地的缺陷可以弥补了。这就是我们传统的道统,尧、舜、禹三代传心的法要,“禹舜之所纽也”。所谓儒道两家所标榜的内圣外王,上古三代圣王尧、舜、禹,他们内圣的修养,关键就在这里。 “伏戏”就是伏羲,我们那个画八卦的老祖宗。“几蘧”是上占的...
针对您手机的情况,建议前往当地的售后服务中心检测处理,具体的维修方式需要售后服务人员检测以后才能确定,售后服务人员会妥善为您处理好的,进入手机设置--更多设置--售后服务即可查询距离最近的售后信息,或者进入vivo官网--服务--服务网点进行查询。
以下哪个是断除有漏业的观修方法()A、观娑婆世界种种过患,升起厌离心B、观察万法因缘生,如梦如幻C、观察自身过患多,他身功德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