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有易氏人看来,这简直就是送死,不免有些轻敌。不料,商部落在之前的商业贸易中,不仅积累了大量财富,而且驯化牛马的技术了得,交通技术远胜其他部落,大大超出了有易氏的预料。 商部落经过四年积蓄力量,精心筹谋,与河伯交好,顺利渡过黄河,与有易氏在易...
有易氏 顾名思义,有易氏就是夏朝之时居住在易水流域的古国。而易水河大约20多公里,所以,其居民应该就生活在今石家庄和北京之间的一部分区域。后来,殷侯王亥到有易氏做买卖,被杀死了。关于王亥的死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有易君看上了他的货物而杀人越货,还有一种说法是他和有易君的一位妻子私通了,而被杀死。
在夏朝时期,易水流域存在着一个古老的民族,他们自称为有易氏。时间跨度从公元前1700多年一直延续到战国后期的公元前296年,有易氏,或者说是白狄、鲜虞,以及中山国,都长期居住在易水流域,这片土地成为了他们的世居之地。商朝第七代先公王亥曾与有易部落有过交集,然而他的行为放纵,导致了被杀的命...
1. 在夏朝时期,易水流域曾经存在一个名为有易氏的古国。2. 有易氏最终灭亡,其后人去向成为疑问。有观点认为白狄可能是有易氏的后裔,但这一说法存在争议。3. 有易氏的名称来源于其居住地易水流域。根据地理位置推测,其居民可能分布在今石家庄和北京之间的区域。4. 夏朝末年,殷侯王亥在有易氏交易...
易 则二字迥异。所以,仅就字形而言,“鬼方昜”与“有易氏”不构成任何联系。甲骨卜辞中“鬼方昜”...
源于地名,出自古代易州有易氏部落,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有易氏,属于以易水河为氏。古易水在今河北省西北部,大清河上源支流,有北易河、中易河、南易河三支,均出自古冀州之地,今河北省易县境内,汇合后入南距马河,东南流注大清河。 相传,黄帝时代有一支游牧部落有易氏活动于易河流域,历经尧、舜、夏、商,...
战争的起因是当王亥代表氏族到有易氏的居地进行交换活动时,被“有易之君”谋害,并掠夺了他的财货。这就是文献所载“王亥托于有易、河伯仆牛,有易杀王亥,取仆牛”。原始时代的物物交换往往通过馈赠礼物的形式,同时伴有讲究的仪式和盛宴招待,馈赠和回报表面上是自愿的,实质上却是应尽的义务,“他们间的...
公元前342年,中山国君成为魏国的宰相,据易氏家谱考证,这位中山君是湘、鄂谱易氏的先祖恺公。这一时期,中山国实力达到巅峰。公元前323年,中山国与赵、韩、魏、燕等国一同称王,成为战国时期的八大强国之一。然而,前299年,赵国军队进攻中山国,中山王逃往齐国并最终在那里去世,中山国被赵王扶植的...
夏朝时期 , 易水流域有个民族为有易氏。从公元前一千七百多年前到战国后期的公元前296年,有易氏/白狄、鲜虞/中山国世居易水。商朝的第七代先公王亥曾经在有易部落中活动,因为他行淫享乐被杀。其子上甲微杀死了有易之君绵臣。有易北逃回古易水区域,后改名鲜虞。春秋时被称为白狄,易水仍为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