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2月13日电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美国一项最新研究发现,抑郁、肥胖、吸烟习惯等看似是现代人的问题,实际都是遗传自史前人类尼安德特人的基因所引发。这项研究结果刊登在《科学》期刊上。 范德堡大学研究人员发现,尼安德特人和现代人类繁衍后代时,留下了有害的基因传承。事实上,尼安德特人的脱氧核糖核酸(...
近亲繁殖在自然界中是不利的,因为它容易导致基因的负累积和错配,最终导致生殖力降低和遗传病的增加。然而,一些研究表明,近亲繁殖在特定情况下也可能具有积极作用,能够清除有害基因,为濒临灭绝的物种带来新的生机。在实践中,近亲繁殖被用于增加纯种动物的数量和改进育种方案。由于可能存在不良基因突变、降低异基因...
几乎每个人出生时都携带有50—100个父母没有的突变,这导致了个体之间巨大的基因差异。对医生来说,对某个病人的基因组进行测序以找出病因极具挑战性,因为可能有成千上万个突变与这种疾病有关。“阿尔法错义”应运而生,旨在预测这些基因突变是否有害。由于碱基置换,与某一氨基酸相对应的密码子变成其他氨基酸的密...
一种生物都是长期进化过程的产物,它们与环境条件已经取得了高度的协调.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就有可能破坏这种协调关系.因此,基因突变对于生物的生存往往是有害的.例如,绝大多数的人类遗传病,就是由基因突变造成的.但也有少数基因突变是有利的.例如,植物的抗病性突变、耐旱性突变、微生物的抗药性突变等,都是有利于生物...
Google DeepMind公司的研究人员利用人工智能预测人类基因中的突变是否可能有害,这是人工智能技术帮助加速诊断由基因变异引起的疾病的首批实例之一。这个名为 AlphaMissense 的人工智能工具评估了所有 7100 万个"错义"突变,在这些突变中,人类遗传密码中的一个字母发生了变化。其中,32%被归类为可能致病,57%为良性,...
新华社洛杉矶9月20日电谷歌旗下人工智能公司“深层思维”19日推出一款工具,可海量预测基因突变是否对人体有害,这对罕见病的研究可能提供帮助。相关研究发表在新一期美国《科学》杂志上。据介绍,正常一个人的基因组携带约9000个错义突变,也就是导致蛋白质的某个氨基酸出错的突变。致病性错义突变会严重破坏蛋白质...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基因组研究所周永锋团队在PNAS在线发表了题为Adaptive and maladaptive introgression in grapevine domestication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基于机器学习的群体遗传学研究揭示了葡萄驯化中有益和有害基因渐渗的生物学与育种意义。 葡萄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水果之一,是理想的鲜食水果和酿酒原料。培育品质优良且具...
其实2008年就有日本科学家做过类似实验,使用寿命更长的大鼠,同样喂食转基因玉米2年,结果是喂食转基因玉米与非转基因玉米并不明显差异,也并不会致癌。文章作者还提到另一种评估方法,认为转基因食品中草甘膦、Bt蛋白(抗虫)、重金属离子、D-氨基酸等成分的含量可作为评估安全与否的指标。其中,作者认为,转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