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借助用小棒摆正方形的操作,使学生巩固有余数除法的含义,并通过观察、比较探索余数和除数的关系,理解余数比除数小的道理。 3.渗透借助直观研究问题的意识和方法,使学生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探索并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教学准备:任务...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分草莓的操作活动,使学生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并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 2.借助用小棒摆正方形的操作,使学生巩固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并通过观察、比较探索余数和除数的关系,理解余数比除数小的道理。 3.渗透借助直观研究问题...
教学内容: 本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一课时 设计主要理论依据: 《有余数的除法》这部分主要内容是表内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扩展。表内除法主要研究“正好分完”的情况。而有余数的除法主要是研究“分后有剩余”的情况,它也是今后学习一位数除多位数除法的重要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
教材分两部分,一部分是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和计算的教学,包括主题图,共三个例题;另一部分是解决问题,即例4。教材首先通过主题图中课外活动的情境为学生提供了用除法计算的素材,加强整除和有余数除法的对比,沟通知识间的前后联系。例1是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摆花盆活动入手,抽象出除法竖式的书写过程及每一步...
有余数除法教学设计 第2篇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P60—P61的例1和例2。 二、教学目标 1、通过绘本的具体情境,感受生活中有余数除法的实际意义。 2、从实际情境和操作实践中,抽象出有余数的除法算式,并在算式中理解各部分名称的含义。 3、经历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过程,最终达到根据数学问题,列出有余数...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1 教学内容 二年级(下册)第1~2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及余数的含义;能根据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写出相应的算式,能正确读、写有余数除法的算式。 2.使学生在认识有余数除法的活动中,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1 一、教学目标 学生能够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通过操作、观察、比较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 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2反思交流应用提高在教学余数和除数的关系中我结合学生摆小棒的例子鼓励学生猜想验证逐步抽象概括引导学生积极进行反思性学习通过这一系列活动使学生深刻地体验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突破教学难点最后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体会有余数除法在生活中的应用以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兴趣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认识余数,探索并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2.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渗透借助直观研究问题的意识和方法,积累观察、操作、讨论、合作交流、抽象和概括等数学活动经验,发展抽象思维。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精选3篇)2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P60—P61的例1和例2。 二、教学目标 1.通过绘本的具体情境,感受生活中有余数除法的实际意义。 2.从实际情境和操作实践中,抽象出有余数的除法算式,并在算式中理解各部分名称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