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电子反射谱仪测定的区域(包括月球雨海和澄海地区)月壳磁场的分布情况,可以看出:通过观察反射系数,说明观察区的磁场的磁感应强度绝大多数在1×10-9~5×10-9特斯拉范围内;最大的反射率为0.78,表明其对应的磁感应强度达到10×10-9特斯拉;在雨海对应区的内环上的磁场也较强;而在冷海周边的对应山...
通过对比月球的表面磁异常图和地形图,可以看出磁异常与地质特征没有清晰的对应关系,月表磁异常广泛而零散地分布在月球高地、玄武岩月海和盆地区域。只有在月球背面南部区域呈现出磁异常对应雨海、澄海等4个年轻的撞击盆地。近几年,结合月球勘探者卫星和月亮女神探测器的大量高精度在轨磁测,科学家获得了网格间距达到...
这一研究成果是人类首次揭示月背古磁场信息,为我们认识月球磁场演化过程提供了关键锚点,进而为月球磁场“发电机”时空演化和驱动机制提供了关键约束。该成果北京时间12月20日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在线发表。地球液态外核导电流体的运动如同一个“发电机”,其产生的磁场像保护伞一样包裹着地球,屏蔽宇宙射线,保护...
具体的方法很多,我举例如下:法一:把一条长直导线和灵敏电流计组成闭合回路,让回路的一部分在月球表面舞动(象跳绳时舞动绳子一样),同时观察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如果偏转,则存在“月磁”。法二:在上述说法中,把小磁针放在不同的位置,如果静止时磁针的总是指向某一个方向,则存在磁场。
几十年来,科学家们一直认为地月系统是大约45亿年前地球和一个火星大小的物体碰撞后形成的。这个理论被称为“巨型撞击假说”,它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地球和月球在结构和组成上是相似的。更有趣的是,科学家们还确定,在月球的早期历史中,曾有一个磁气圈,就像今天的地球一样。你可能不会相信,月球也有过和地球...
尽管卫星观测和月表实测结果都显示现今月球已经没有全球偶极磁场,但曾经它也有过磁场环绕。蔡书慧:阿波罗返回样品的研究结果显示,月球在42~35亿年间,可能存在一个相对活跃的发电机,它产生的磁场强度,高的时候能达到几十个微特,能接近现今地球磁场的水平。但也有一些报道认为在活跃期,月球的磁场是波动的。在活跃...
月球磁场与地球磁场的特性截然不同,使得月球磁异常的起源成了一个极重要的、存有争议的月球科学问题。学界一般认为,绕月卫星观测到的月壳微弱磁场和月球磁异常源于月壳在一定磁场环境中的自然剩余磁化,有理由推测在月球诞生后的演化早期存在类似地球的内禀磁场,比如存在一个早期的发电机磁场。“上面提到的两类对...
简而言之,地月系统其实早在大约45亿年前就已然形成,月球是地球和另一颗火星般大小的物体之间发生撞击之后的产物。与此同时,科学家们还以此推测出古老月球也曾拥有过磁场,也就是说月球曾具有磁层作用。但是,月球磁场具体是什么时候出现,又通过怎样的过程逐渐消失,则成为了月球磁场最大的疑问。月球磁场假说-...
结果证实,这两个样品确实是可靠的磁记录器,并且它们最初测量的场强为0.1微特斯拉,准确地代表了十亿年前月球极弱磁场的最大可能值。一个0.1微特斯拉的磁场场太低了,很可能在这时候月球发电效应已经结束了。 新的发现与预期的铁核结晶寿命相吻合,铁核结晶被认为是一种月球发电机机制,该机制可能在月球历史的后期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