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爽合风襟静,高当泪脸悬”:“爽”该是“清朗”之意,“合”当是“匹配”之意;清朗的月色加细风,可以很美妙,可以很凄凉;“高”句语序该是“(月)高悬对泪脸”化被动为主动,既是题目的需求,也是诗歌新奇的需要。也有人说“风襟”是“外衣”的意思,本人认为有点太实,好像词典也没有这一词语(或许太过孤...
月的古诗及赏析 1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赏析】 《静夜思》是我们每一个人都非常喜欢的诗,不管是年轻人,还 是上了年纪,也不管是客居他乡,还是与亲人相守相伴,只要是中国 人,就没有不会背这首小诗的,为什么这样一首语句平白如话,情感 朴实无华的诗歌在我们每一...
古诗中月的意像赏析2 一、以“残月”写忧愁 古人常以残月来衬托内心的痛楚与忧愁。“残”本身就给人一种凄清的感觉,残月这一意象则更加重了这份感伤与悲愁。 故人应念,杜鹃枝上残月。——文天祥《酹江月》 这是作者被囚禁之后,想想过去,面对当时的处境而产生的壮志未酬的伤感与悲愁。而这伤感与悲愁的宣泄,所...
炊烟上下/月亮是掘井的白猿/月亮是惨笑的河流上的白猿 第一节中描绘了炊烟直上,炊烟之上一轮白月当空照的情景。这一节里有三个比喻: 将孤直向上的炊烟比喻为“竖井”将孤直向上的炊烟比喻为“河流”将白色的月亮比喻为“白猿”这样的比喻是很奇特的,很新颖,只有在海子的诗歌中才可见到。“竖井”“河流”作为...
赏析: “万里瞿唐月,春来六上弦”:“万里”,作者先在读者面前展现了一个大的背景,然后现一轮孤月。使人感到,天地之中,作为个体的诗人孤独寂寞之情。“六上弦”从时间的角度写时间之久,与“夜久”相呼应,表明长期在外漂泊的厌倦。 “时时开暗室,故故满青天”:主体仍然是月,有情开室,但满眼望去仍然是漫天的...
月杜甫赏析: 以“月”为题,让我们联系到“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等名句。月有一个特定的内涵:望月就易思乡。 “万里瞿唐月,春来六上弦”:“万里”,作者先在读者面前展现了一个大的背景,然后现一轮孤月。使人感到,天地之中,作为个体的诗人孤独寂寞之情。“六上弦”从时间的角度...
赏析: 唐诗人白居易,败于中央的政争,而被流放为江州司马时,睹月思乡、思人,写下了这首诗。 作者面对与往昔相似的中秋明月,抒发了物是人非的感慨。作者进行一系列对比:一、地点的对比。去年中秋节是在京城中的曲江杏园边欢度的,今年中秋却在被贬之地湓江度过。二、情景的对比。去年的欢乐之景与今朝的冷清之景...
《月》杜甫诗词作品赏析 《月》杜甫诗词作品赏析 天上秋期近,人间月影清。 入河蟾不没,捣药兔长生。 只益丹心苦,能添白发明。 干戈知满地,休照国西营。 作品赏析 此当是至德二载七月作,故云“秋期近”。是时官军尚在扶风,至闰八月二十三日,始命郭子仪收长安。国西营,指扶风军士。扶风,在长安西北也。
赏析 《虞美人》是李煜的代表作,也是李后主的绝命词。相传他于自己生日(七月七日)之夜(“七夕”),在寓所命歌妓作乐,唱新作《虞美人》词,声闻于外。宋太宗闻之大怒,命人赐药酒,将他毒死。这首词通过今昔交错对比,表现了一个亡国之君的无穷的哀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