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万里瞿塘月》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所创作的一首古诗。全诗以明月兴思情,同一轮明月寄予着两地彼此的相思,思情的悠远绵长与月夜的孤独寂寞相织相融,形成一种清丽深婉、寂寥苦思的凄清氛围 作品原文 月 万里瞿唐①月,春来六上弦②。时时开暗室,故故③满青天。爽和风襟静,高当泪满悬。南飞有乌鹊,夜...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答案 安史之乱爆发之后,杜甫把妻儿家室安置在鄜州,八月太子在灵武即位,消息传来,杜甫一人从鄜州奔向灵武,希望投奔新帝有所作为,半途中却被安史叛军俘虏,押解到长安.诗人身居已经沦陷的长安,心中牵挂鄜州的妻子.在...
〔杜甫〕〔唐〕 龙似瞿唐会,江依白帝深。 终年常起峡,每夜必通林。 收获辞霜渚,分明在夕岑。 高斋非一处,秀气豁烦襟。 暝 〔杜甫〕〔唐〕 日下四山阴,山庭岚气侵。 牛羊归径险,鸟雀聚枝深。 正枕当星剑,收书动玉琴。 半扉开烛影,欲掩见清砧。
〔杜甫〕〔唐〕 西忆岐阳信,无人遂却回。 眼穿当落日,心死着寒灰。 雾树行相引,莲峰望忽开。 所亲惊老瘦,辛苦贼中来。 一百五日夜对月 〔杜甫〕〔唐〕 无家对寒食,有泪如金波。 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 仳离放红蕊,想像颦青蛾。 牛女漫愁思,秋期犹渡河。
《月夜》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是作者被禁于长安时望月思家之作。此诗借助想象,抒写妻子对自己的思念,也写出自己对妻子的思念。首联想象妻子在鄜州望月思念自己,说透诗人在长安的思亲心情;颔联说儿女随母望月而不理解其母的思念亲人之情,表现诗人想念儿女、体贴妻子之情;颈联写想象中的妻子望月...
七月,肃宗即位于灵武(今属宁夏)。杜甫便于八月间离家北上延州(今延安),企图赶到灵武,为平叛效力。但当时叛军势力已膨胀到鄜州以北,他启程不久,就被叛军捉住,送到沦陷后的长安;望月思家,写下了这首千古传诵的名作。题为《月夜》,作者看到的是长安月。如... 诗词名句网>> ...
【诗歌鉴赏】杜甫《月》原文 赏析 翻译 杜甫《月》原文 赏析 翻译 《月》原文 【其一】 四更山吐月,残夜水明楼。 尘匣元开镜,风帘自上钩。 兔应疑鹤发,蟾亦恋貂裘。 斟酌?娥寡,天寒耐九秋。 【其二】 天上秋期近,人间月影清。 入河蟾不没,捣药兔长生。 只益丹心苦,能添白发明。 干戈知满地,休照...
月 作者:杜甫[唐代] 天上秋期近,人间月影清。 入河蟾不没,捣药兔长生。 只益丹心苦,能添白发明。 干戈知满地,休照国西营。 作品赏析: 此当是至德二载七月作,故云“秋期近”。是时官军尚在扶风,至闰八月二十三日,始命郭子仪收长安。国西营,指扶风军士。扶风,在长安西北也。
月杜甫译文 答案 【译文】四更天的时候,月亮从山间出来了,明月照水,水光反映出了楼台.月亮出来,照亮了山头,如同开匣见镜,弯月又如风帘上的画钩.月光照在兔子头上,怀疑毛发已白,月光照在蟾身上,蟾也觉得寒冷而留恋貂裘的温暖.猜想居留在月宫的嫦娥也感到非常寂寞,嫦娥寡居,十分冷寂,又值九秋天寒,更是无可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