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适度储备需求区间值的存在,为货币当局更加灵活地管理储备提供了可能。测算方法 由于一国国内经济发展和国际经济变动受许多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因此,要准确衡量适度储备量比较困难,目前主要有以下一些方法: (1)比率分析法。l947年,美国经济学家特里芬以储备需求随贸易增长而增加为根据,提出用储备量与进口额...
所谓通货区(currency area)所指的区域是,区内各成员国货币相互间保持钉住汇率制,对区外各种货币实行联合浮动。理论上说,任何一个国家都会面临最适度货币区的问题,即本国是适宜单独组成一个货币区,还是与其它某些国家共同组成一个货币区。如果对于某一国家而言,本国单独组成一个货币区,那么就意味...
规范用词最适度 英文翻译optimum 名词定义特定物种对其最佳生活环境的要求。 所属学科古生物学>古生态学、埋藏学、遗迹学>古生态学 名词审定海洋科技名词审定委员会 见载刊物《海洋科技名词(第二版)》 科学出版社 公布时间2007年
10最适度货币区理论与区域货币合作是【网上人大】国家精品课程 HD超清 刘震教授讲《国际金融》全107p的第107集视频,该合集共计107集,视频收藏或关注UP主,及时了解更多相关视频内容。
最适度货币区是生产要素可自由流动的货币区域理论。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初西方经济学家关于固定和浮动汇率制的争议。最先提出者是蒙代尔,以后麦金农等人分别从不同角度进行了修正和补充。蒙代尔认为,要使弹性汇率更好地发挥作用,就必须放弃各国的国家货币而采用区域货币。“区域”具有特殊含义,它是指这样一些地区,在...
最适度货币区理论,也称作生产要素流动性准则理论,起源于1961年,由经济学家罗伯特·蒙代尔提出。其核心观点是,理想的货币区应具备固定汇率,以保持区内就业和价格水平的稳定。蒙代尔强调,货币区的划分并非基于国家边界,而是依据地理区域的生产要素流动性。他观察到,生产要素的流动性与汇率弹性可相互替代...
为与生理最适度相对应的术语。是指在与非生物环境以及与有竞争关系的其它物种的关系中,从环境角度来看,对其在自然界得到最广泛分布的地方可说是生态的最适场所。原理 竞争力强的物种,其生理的最适场所与生态的最适场所是一致的,但很多物种由于种间竞争的缘故,被推向非所喜好的非生物环境中,有时只因为没有...
生理最适度 physiological optimum 他主张物种的要求与分布中心不符的原因在于有种间竞争,在无其他的物种相竞争的情况下,某生物种会在非生物环境的陡度上,定下最适于生长的地方作为生理的最适场所。确定生理最适度要靠野外实验,至今所考虑的环境有pH和水位等。此时,植物的生长反应常作为群体而反应,使用生理这个...
"最适度货币区"理论认为,要使浮动汇率更好地发挥作用,必须放弃各国的国家货币制度而实行区域性货币制度。"区域"是指有特定含义的最适度货币区,由一些彼此间商品、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可以自由流动,经济发展水平和通货膨胀率比较接近,经济政策比较协调的国家(地区)组成的一个独立货币区,在货币区内通过协调的货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