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最早的春联起源于五代十国时期的后蜀。据《宋史》等史料记载,后蜀末代皇帝孟昶在公元964年除夕创作了“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一对联,并将其题写在桃符上悬挂于宫门两侧,被广泛认为是历史上有明确记载的最早春联。该联内容吉祥,对仗工整,符合春联的基本特征。虽后世发现敦煌文献中唐代有类似联语,但均未被...
答: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是“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由后蜀之主孟昶写的。考查知识点:文学常识思路分析与延伸:《宋史·蜀世家》说:后蜀主孟昶令学士辛寅逊题桃木板,“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便是中国的第一副春联。春联,又叫“春贴”、“门对”“对联”,它以对仗工整、简...
春联(Spring Festival couplets),又称“桃符”“春贴”“门对”“对联”,是中国春节期间常见的传统装饰物。它由一对竖向对联和横批组成,通常采用红色纸张,书写金色或黑色字迹。春联通常用于表达祝愿、驱邪和祈求安宁。春联作为一种民俗文化形式,具有对仗工整、寓意丰富的语言特点,体现了中国民俗文化的深厚积淀。
[百家讲坛]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副春联 选集 更多 《百家讲坛》 20241010 红楼名场面(第一部) 3 薛蟠人命案 《百家讲坛》 20241009 红楼名场面(第一部) 2 黛玉进贾府 《百家讲坛》 20241008 红楼名场面(第一部) 1 甄府中秋宴 《百家讲坛》 20241007 诗画桥 12 独立小桥风满袖 ...
解析 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清代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春联记,,五代时期后蜀皇帝孟昶,,”这是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是五代时期后蜀国人在公元934年留下的新年纳余庆。说文解字是研究中国文字学的。这是被人们公认的第一副春联,佳节号长春。 反馈 收藏
最早的春联始于五代后蜀孟昶,联语为( )。A. 新年纳余庆;佳节号常春B. 三千里外一条水;十二时中两度潮C. 春风阆苑三千客;明月扬州第一楼D. 七十二峰青未断;万八
最早的春联究竟是源于五代还是唐朝,还有待考察,但要问春联在何时鼎盛起来的,却是毋庸置疑的,就是明朝。推动春联发展的“功勋”,正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不仅“春联”这一名词出于他手,他还专门颁布过强制推广春联的政令:“公卿士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明朝开国初期,有一年春节,朱元璋要赏赐群臣,立下...
世界纪录协会收录的世界最早的春联是:三阳始布,四序初开。这副春联记载在莫高窟藏经洞出土的敦煌遗书(卷号为斯坦因0610)上,该遗书记录十二副在岁日、立春日所写的春联。该联为排列序位中的第一副,撰联人为唐人刘丘子,作于开元十一年(723年),较后蜀主孟昶的题联早24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