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事情豆瓣评分:8.4 简介:奥托·魏宁格,奥地利学界一个早逝的天才。1903年,二十三岁的他出版了《性与性格》,这本书日后给他带来了世界性的声誉。然而,就在此时,他不可思议地举枪自杀。《最后的事情》是魏宁格的遗作,是他阐述自己美学
《最后的事情》是2014年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奥托·魏宁格。作者简介 奥托·魏宁格,奥地利学界一个早逝的天才。1903年,二十三岁的他出版了《性与性格》,这本书日后给他带来了世界性的声誉。然而,就在此时,他不可思议地举枪自杀。内容简介 《最后的事情》是魏宁格的遗作,是他阐述自己美学思考的散论,...
《最后的事情+十字架·红玫瑰》是2014年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奥托·魏宁格 (Otto Weininger)。图书目录 《最后的事情》:代译序:纯粹的人(皮皮)《培尔·金特》与易卜生 永远的格言 性格学 论时间的单向性 形而上学 文化 最后的格言 代后记:奥托·魏宁格(特奥多尔·莱辛)……《十字架·红玫瑰》基本...
最后的事情 [奥] 奥托·魏宁格 奥托·魏宁格,奥地利学界一个早逝的天才。1903年,二十三岁的他出版了《性与性格》,这本书日后给他带来了世界性的声誉。然而,就在此时,他不可思议地举枪自杀。 《最后的事情》是魏宁格的遗作,是他阐述自己美学思考的散论,收录了数篇独立成章的随笔。在书中,魏宁格对自己钟爱的文学...
最后的一些事情 文/彭小华 近一个世纪以来,医学在疾病的控制和治疗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和给人类带来的实惠,人们对医学寄予厚望,在弭患疾病之时去医院几乎已经是一种当然的选择。无论病人还是家人,都希望尽可能得到全面的医疗,甚至进行无意义的搏斗:进ICU、心脏复苏、戴呼吸机、鼻饲或静脉饲喂。我一位友人的母亲...
人性告诉你:一辈子都不能说给别人听的5件事,特别是最后一件。一、自己的秘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这个秘密,只有自己知道就好。有些话,自己知道就好;有些事情,自己知道就好;有些情绪,自己知道就好;有些委屈,自己知道就好;有些痛苦,自己一个人承受就好了;有些人,有些事,没必要告诉别人。没必要让所有人都...
1967年,开国少将李钟奇连打彭德怀两耳光,最后事情怎么处理了?1955年,彭德怀受勋,成为新中国的十大开国元帅之一。谁曾想仅仅过去了一纪,彭德怀就被一名叫李钟奇的开国少将当众连打两耳光,那么你知道最后这件事情如何处理了吗?百战和百战 1959年庐山会议之后,身经百战的彭德怀沉寂下去。直到1967年,彭德怀“出山”...
一晃两三年匆匆又夏天 转眼四年的时光 又回到了我们相遇的那个夏天 在毕业之际 来和小明一起想想 毕业前必做的十件事 你还差多少 再去一次图书馆,曾经努力的地方 PART 01 各自努力 顶端相见 这些地方都曾有你奋斗的背影 拍完毕业照有时间的话 不妨再...
1967年,开国少将李钟奇连打彭德怀两耳光,最后事情怎么处理了!李钟奇的早年生活充满了富有吸引力的故事。1913年12月13日,他诞生在辽宁省建平县的一个名叫油房地村的小村庄,这个寒冷的冬日注定成为他不平凡一生的起点。尽管村庄的家境并不富裕,但在当时的生活条件下,李钟奇的家庭算得上是相对幸福的。年少时,他...
最后做的事情印象比较深刻的叫什么效应 答案 近因效应 近因效应是指当人们识记一系列事物时对末尾部分项目的记忆效果优于中间部分项目的现象.这种现象是由于近因效应的作用.前后信息间隔时间越长,近因效应越明显.原因在于前面的信息在记忆中逐渐模糊,从而使近期信息在短时记忆中更为突出. 相关推荐 1 最后做的事情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