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氏十堂,是指湖南省双峰县曾国藩故里旅游景区内的各旅游景点,包括:富厚堂、白玉堂、黄金堂、大夫第(敦德堂、奖善堂)、万宜堂、修善堂、有恒堂、华祝堂、文吉堂等。十堂解密 曾国藩兄弟五人的发达及其后世子孙的有为,在其家乡荷叶影响深远,曾氏可以说是名门望族,对其庄园有顺口溜曰:“修善奖善,敦德有恒...
曾慥:今福建晋江人,北宋末南宋初诗人,能诗文,曾编有《类说》,又广辑有关遒教的文献资料,编成《道枢》。 曾几:今江西赣州人,南宋诗人,曾历任江西、浙江提刑。其诗学江西派,风格清隽。陆游曾从他学诗。 曾巩:北宋文学家,字子固(1019-1083),南丰(今属江西省)人,世称南丰先生。嘉祐进士,尝奉诏编校史官书籍...
一、曾氏得姓历史 曾姓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汉族姓氏,最初发源于今山东省兰陵县西北一带。曾姓的得姓始祖是夏朝的鄫国太子巫,他是夏王少康的后裔,也是大禹的远亲。鄫国被莒国灭亡后,巫出奔鲁国,以原国名“鄫”为姓,但去掉了邑旁(阝),表示离开故城,不忘先祖,称为“曾”。曾姓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在山东、...
曾氏家族宣传片 曾 姓 简 介 曾姓为传统汉族姓氏,最初发源于今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苍山县)西北一带。夏王少康封地给小儿子曲烈作为子爵王国,称为鄫子国。 后鄫国被灭,鄫国太子巫出奔邻近的鲁国,用原国名'鄫'为姓氏,但除去了邑旁(阝),表示离开故城,不忘先祖,称为'曾'。
湖南邵阳太平曾氏:始迁祖福仲(五十二派),一名朝奉,号遯贞子,行什一,元顺帝七年(元顺帝至正七年1347年)自江西泰和圳上隐居邵阳太平老君塘。(邵东县杨桥镇--旧称邵阳东乡太平里老君塘)自福仲公迁居太平约660年,衍26、27代。繁衍茂盛,其后分衍邵东佘田桥、杨桥、汪塘、水东、崇山、团山、流泽、...
湖南曾氏,湖南境内的曾氏家族。湖南省境内曾氏家族的源流、迁徙、分布、修谱等情况。曾氏源流 1946年(湘乡)《大界曾氏五修族谱》载曾昭囗(约农)"序"称曾氏世启轩辕黄帝。帝元妃西陵曰嫘祖,生昌意,其后高阳氏、夏后氏皆圣德有天下。夏后氏禹四传至帝少康,封子曲烈于鄫,曲烈五十有二传至时泰,鄫亡...
曾氏字辈的顺序按照家族传统通常包括以下字辈:宏、闻、贞、尚、衍、兴、毓、传、纪、广、昭、宪、庆、繁、祥、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鼎、新、开、国、运、克、服、振、家、声、建、道、敦、安、定、懋、修、肇、懿、常、裕、文、焕、锦、瑞、永、袭、世、绪、昌。这些...
曾氏字辈的排列顺序是宏、闻、贞、尚、衍、兴、毓、传、纪、广、昭、宪、庆、繁、祥、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鼎、新、开、国、运、克、服、振、家、声、建、道、敦、安、定、懋、修、肇、懿、常、裕、文、焕、锦、瑞、永、袭、世、绪、昌。这一传统体现了曾...
曾氏科举第一世家 曾氏耕读传家,至曾克思八世孙曾英时,创造了连登科举的佳话。曾英,明正统九年(1444年)举人,曾任茂名县尹,赠户部主事。曾鹏,曾英三子,弘治十四年(1501年)举人,正德九年(1514年)进士,曾任福建龙溪县令、刑部主事、福建副使、贵州都匀兵备道,贵州司右参政,从三品,嘉靖十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