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各题。 亥年残秋偶作① 鲁迅 曾惊秋肃临天下,敢遣春温上笔端。 尘海苍茫沉百感,金风萧瑟走千官②。 老归大泽菰蒲③尽,梦坠空云齿发寒。
【题目】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各个题。亥年残秋偶作①鲁迅曾惊秋肃临天下,敢遣春温上笔端。尘海苍茫沉百感,金风萧瑟走千官。老归大泽菰蒲③尽,梦坠空云齿发寒。竦听荒鸡
首联“曾惊秋肃临天下,敢遣春温上笔端。”一语双关,既概括了节令和时局的肃杀、严峻气氛,又表露出忧郁的情怀。这和鲁迅一贯不媚悦权势,正视现实黑暗,以“枭鸣”报告“大不吉利的事”的态度是一致的。首句“曾惊”一词,含有不自今年始的意思,他曾写过“中夜鸡鸣风雨集,起然烟卷觉新凉”等“惊秋”诗句。
搜索智能精选题目曾惊秋肃临天下,敢遣春温上笔端.答案字面意思是: 曾经惊异于秋天的肃杀有君临天下的感觉,也能够将春景的温暖诉诸笔端. 有点意境,狂放中也有温婉,略有“心有猛虎细嗅蔷薇”之感.
曾惊秋肃临天下,敢遣春温上笔端。尘海苍茫沉百感,全凤萧瑟走千官②。老归大泽菰蒲③尽,梦坠空云齿发寒。竦听荒鸡④偏阒寂,起看星斗正阑干⑤。 [注]①亥年,即乙亥年,公元1935年;鲁迅于翌年去世。残秋,秋末冬初。此诗于同年12月5日,书赠好友许寿裳。②千官:众多的官员。③菰蒲:菰,一种水生植物。蒲...
曾惊秋肃临天下,敢遣春温上笔端. 扫码下载作业帮搜索答疑一搜即得 答案解析 查看更多优质解析 解答一 举报 字面意思是:曾经惊异于秋天的肃杀有君临天下的感觉,也能够将春景的温暖诉诸笔端.有点意境,狂放中也有温婉,略有“心有猛虎细嗅蔷薇”之感. 解析看不懂?免费查看同类题视频解析查看解答 ...
曾惊秋肃临天下,敢遣春温上笔端。尘海苍茫沉百感,金风萧瑟走千官。老归大泽菰蒲尽,梦坠空云齿发寒。竦听荒鸡偏阒寂,起看星斗正阑干。这是鲁迅先生1935年12月5日,写赠许寿裳先生的一首诗,也是现存鲁迅旧诗中最后的一首。旧历乙亥年即1935年,是民族矛盾更加尖锐的时期,日寇入侵,红军才刚刚取得长征的...
曾惊秋肃临天下,敢遣春温上笔端。 尘海茫茫浓百感,金风萧瑟走千官。 老归大泽菰蒲尽,梦坠空云齿发寒。 竦听荒鸡偏阒寂,起看星斗正阑干。 【理解】: 查《鲁迅日记》,此诗在1935年12月5日写在条幅上赠给许寿裳。看条幅手迹,诗末有“亥年残秋偶作录应季巿吾兄教正”字样。亥年,即乙亥年,是公元1935年...
亥年残秋偶作鲁迅·近现代曾惊秋肃临天下,敢遣春温上笔端。尘海苍茫沉百感,金风萧瑟走千官。老归大泽菰蒲尽,梦坠空云齿发寒。竦听荒鸡偏阒寂,起看星斗正阑干。 译文我已惊骇这肃杀寒秋来临大地,怎敢违...
首联“曾惊秋肃临天下,敢遣春温上笔端”,说自己曾经惊心于秋天的肃杀之气充满天地,而不敢用春天般温暖的言辞倾泻在笔端。鲁迅生于中华民族最危难的时刻,少年又经历了父亲去世、家道中落,人世间的世态炎凉,他是吃得饱饱的。可是,他从来没有忘却救国,没有忘记要去改变国人的精神。但当时的中国,虽有无数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