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巩以诗歌真实描写了民生疾苦的状况。在《追租》这首诗中,一句“山下穷割剥”写出了饥荒之年农民还要被层层盘剥的悲惨境遇,由此抨击地方官吏“暴吏理宜除”,并提出“浮费义可削”的政策主张。这首诗没有中国古代诗歌传统的写景抒情,而是赤裸裸地针砭时弊,体现了曾巩关注民生疾一脉相承。与《追租》的主题思想...
曾巩(1019-1083),字子固。 北宋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曾巩的思想属儒学体系,他赞同孔孟的哲学观点,强调“仁”和“致诚”,认为只要按照“中庸之道”虚心自省、正诚修身就能认识世界和主宰世界。曾巩的文章对后世的影响也很大。南宋朱熹“爱其词严而理正,居尝诵习”。明代唐宋派散文家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归...
宋嘉佑二年(1057年)登进士第,儿童时代的曾巩,就与兄长曾晔一道,勤学苦读,自幼就表现出良好的天赋。下面一起去看看小编为你整理的曾巩的生平简介吧! 曾巩的生平简介 生平 曾巩自称“家世为儒”(曾巩《上欧阳学士第一书》),祖父作过尚书户部郎中,父为太常博士。曾巩天资聪慧,记忆力非常强,幼时读书,脱口能吟诵,...
历史上曾巩的简介 曾巩,生于1019年9月30日(天禧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字子固,北宋政治家、散文家,北宋政治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为“南丰七曾”(曾巩、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之一。在学术思想和文学事业上贡献卓越。南宋理宗时追谥为“文定”,世称“南丰先生”。汉族江右民系。建昌南丰(今...
曾巩(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天禧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元丰六年四月十一日),字子固,世称“南丰先生”。汉族,建昌南丰(今属江西)人,后居临川(今江西抚州市西)。曾致尧之孙,曾易占之子。嘉祐二年(1057)进士。北宋政治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为“南丰七曾”(曾巩、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
曾巩简介:曾巩(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字子固,江西抚州南丰人,是北宋时期的官员、文学家、史学家。一、家世背景 曾巩出身于书香门第,祖父曾致尧、父亲曾易占皆为北宋名臣,家学渊源深厚。二、个人才情 曾巩天资聪慧,记忆力超群,自幼便展现出卓越的文学天赋。他幼时读诗书,脱口能吟诵...
曾巩是北宋时期的官员、文学家、史学家,以下是关于他的简介:基本信息:曾巩生于1019年9月30日,卒于1083年4月30日,字子固,江西抚州南丰人。他生于建昌军南丰,后居临川。家族背景:曾巩的祖父曾致尧、父亲曾易占皆为北宋名臣,家学渊源深厚。个人才能:曾巩天资聪慧,记忆力超群,幼时读诗书便能脱...
曾巩啊,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他先是任太平州司法参军,以明习律令、量刑适当而闻名。后来,他又历任齐州、襄州、洪州、福州、明州、亳州、沧州等知州,每到一处,都关心民生疾苦,深受百姓爱戴。他和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并称“南丰七曾”,那可是南丰的骄傲啊! 说起曾巩的文学成就,那可是杠杠的。他...
中国历史故事-宋体“唐宋八大家”曾巩简介 曾巩是怎么死的? 曾巩是北宋著名的散文家、史学家以及政治家,与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七人合为‘唐宋八大家’,同时又与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并称“南丰七曾”。 曾巩出生在一个儒学世家,祖上父辈的文学素养都不...
简介 曾巩(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字子固,世称“南丰先生”。汉族,建昌南丰(今属江西)人,后居临川(今江西抚州市西)。曾致尧之孙,曾易占之子。 嘉祐二年(1057)进士。北宋政治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积极参与者,宋代新古文运动的骨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