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侯乙墓,是战国早期周王族诸侯国中曾国的国君曾侯乙的一座墓葬,位于湖北随州城西两公里的擂鼓墩东团坡上。曾侯乙墓呈“卜”字形,墓坑开凿于红砾岩中,为多边形岩坑竖穴木椁墓。无墓道,南北向,墓坑南北长16.5米,东西宽21米,深13米,面积为220平方米。此曾国与史书中的姬姓随国一国两名,始祖为赫赫有...
1978年在湖北随州发现的战国曾侯乙墓,是20世纪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曾侯乙墓出土各类精美文物1.5万余,其中,就有举世瞩目的国宝文物、礼乐重器——曾侯乙编钟,它被称为“中国古代乐器之王”,代表了先秦礼乐文明与青铜器铸造技术的最高成就。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湖北省博物馆,欣赏精美绝伦的青铜艺术,感受...
湖北随州擂鼓墩1978年发掘的曾侯乙墓举世闻名,那里出土的曾侯乙编钟、曾侯乙尊盘等青铜器,将中国古代青铜文化成就推向巅峰。然而,翻开历史文献,却难以在江汉一带找到“曾国”这个诸侯国的痕迹。“曾国”是个啥?“曾侯”又是谁?代表古代音乐文化高峰的曾侯乙编钟,何以出现在汉水之滨这个无名之国?曾侯乙墓青...
经过十来天的发掘,考古队发现了一个超级大的古墓,墓地占地面积为220平方米,比长沙马王堆古墓大6倍,比出土越王勾践剑的湖北江陵望山一号楚墓大8倍,这座古墓还出土了震惊中外的著名文物-曾侯乙编钟。曾侯乙编钟 编钟出土时基本保持了下葬时的状态,编钟分为两排,呈直角尺形摆放,靠西的一面长7.48米,高为...
曾侯乙墓编钟分三层依序悬挂65件铜钟,钟体上的铭文一一标注了各钟的发音、律调、阶名,并精心标明这些阶名与楚、周、齐、申等列国律调的对应关系。#大型纪录片何以中国出镜文物:晋侯稣钟 山西曲沃北赵晋侯墓地曾侯乙编钟 湖北 随州, 视频播放量 5042、弹幕量 3、点赞数 39
是一种古代大型单体打击乐器,形制如编钟,只是口缘平,器形巨大,有钮、可特悬(单独悬挂)在钟悬上,又称‘特钟’。它相对编钟言,后者为编悬,前者为特悬。编悬十六钟共簨,特悬者镊钟一簨。 曾侯乙镈钟 湖北随县擂鼓墩一号墓出土 镈钟高92.5厘米,口径60.5×46.2厘米,重134.8公斤。湖北省博物馆藏...
后来经过鉴定,这座墓是战国时期诸侯国曾国的国君乙的墓。 万幸的是,这个墓虽然被盗过,但仍然留下了,大小不下一万五千件的文物,像编磬,青铜尊盘,鹿角立鹤,金盏等,都极其珍贵。 曾侯乙铜尊盘 曾侯乙编磬 曾侯乙16节龙型玉挂饰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挖掘...
湖北随州曾侯乙墓出土的战国时期的编钟,距今已有2400多年,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编钟。这套编钟共65件,依大小次序分成3层8组,悬挂在钟架上。时至今日,人们用这套编钟还能演奏古今乐曲,且音域宽广、音色优美。音域宽广主要描绘敲击大小不同的编钟时,发出声音具有不同的( ) A. 声速 B. 响度 C. 音色...
曾侯乙编钟是曾侯乙墓最重大的文物,原件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而且是该馆的镇馆之宝,它是中国迄今发现数量最多、保存最好、音律最全、气势最宏伟的一套编钟,代表了中国先秦礼乐文明与青铜器铸造技术的最高成就,不仅改写了世界音乐历史,而且在考古学、历史学、音乐学、科技史学等多个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