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开小差了,请稍后再试 分享 手机看 人文历史 收藏 加载中... 留住手艺-曹氏风筝(金星辉)来源: 央视网 2013-12-13 09:07 内容简介 收视TOP榜 应对日本弧圈球的“秘密武器” 面对面 1 新中国第一份“国旗红”诞生记 人民的珍藏 2 黎真主党领导人身亡细节披露 今日关注 3 美联储降息能驱散衰退“...
十余年过去,“曹氏风筝”扶摇直上,孔老之子孔令民先生传承技艺,成为国家工艺美术大师;孔老之孙孔炳彰先生多次携风筝飞往海外,传播中华艺术,“曹氏风筝”享誉海外。而当年的那个弱冠少年,也已成为耄耋老人的徒孙,潜心研习,醉心艺术,“曹氏风筝”后继有人,一老一少让民族...
曹氏风筝是源自北京海淀区的传统手工艺,以曹雪芹《废艺斋集稿》为理论基础,由孔祥泽研究并发展形成。其工艺融合南北技术精华,包含扎、糊、绘、放四艺,具有观赏性、科学性与文化研究价值,现为海淀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部分技艺仍待挖掘与保护。 一、历史与起源 曹氏风筝工艺的起源可追溯至曹雪芹...
一只小小的风筝 诉说着悠久的历史传承 “风筝四艺” 讲究“扎、糊、绘、放” 扎实的技艺 得以保证风筝在空中自在飞翔 也使艺术与自然之美更巧妙地融为一体 如今 伴随着以风筝为载体的国际交流 日益频繁密切 中国风筝背后承载的中华文化 也展翅高飞到全球各地 ...
曹氏风筝工艺是北京海淀区独具特色的传统民间艺术,以扎、糊、绘、放“四艺”为核心,融汇南北技艺与传统文化。其题材广泛、技法精湛,兼具艺术性与实用性,现存21首口诀与20种工艺,但传承面临紧迫挑战。 历史渊源与核心技艺 曹氏风筝工艺起源于曹雪芹《废艺斋集稿》中《南鹞北鸢考工志》的记...
“曹氏风筝工艺”是民间风筝艺术,它题材广泛,种类繁多,融汇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是大俗大雅制作之结晶。它具有观赏性、科学性、娱乐性、健身性,更是一件值得收藏的艺术品。在历史、文化、艺术、民俗等方面都有研究和认识的价值。“曹氏风筝工艺”悠久的历史、精湛的制做工艺、对风筝制做高度概括的“四艺”...
曹氏风筝,这个源自北京的传统手工艺,自1979年首次亮相民间风筝会以来,便以其独特的风貌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赢得了众多风筝爱好者的青睐。曹氏风筝以其精湛的手工技艺、吉祥的寓意和精美的设计,成为北京风筝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2010年,“曹氏风筝”正式入选国家非物质遗产保护项目,这不仅是对曹氏风筝工艺的肯定,也...
曹氏风筝是中国北方非常有名的风筝流派,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清代。曹氏风筝不仅外观精美,而且飞行起来非常轻巧稳定,可谓集美观与实用于一身。曹氏风筝是由匠人们精心制作而成的,他们使用竹子、纸张、绢、绸等天然材质,通过扎、糊、绘等精细的工序,打造出一件件精美的作品。曹氏风筝的特点在于选料精良、工艺细腻、...
孔令民,男,曹氏风筝第二代传人。出身世家,爷爷是清政府陕甘督办,父亲熟读四书五经,而他中学没毕业就挑起家庭的经济重担。偶然的机 遇,他的父亲抄写了曹雪芹风筝图谱《南鹞北鸢考工志》,但是手稿在文革期间被毁于一旦。2017年12月28日,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推荐名单。艺术熏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