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提笔立刻就写成了赋,而且文章很有文采。曹操对曹植的才华感到十分惊异。 曹植聪慧注释 1.《诗》《论》:指《诗经》和《论语》。 [1] 2.赋:古代的一种文体。 [1] 3.属文:写文章。 4.太祖:指曹操。 [1] 5.倩(qing):请别人代自己做事。 6.顾:充当副词,意思为只是,不过。 7.奈何:①怎么办...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
曹植(179年-232年),字子建,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是东汉末年著名文学家曹操的儿子。他天资聪颖,才华横溢,被誉为“建安七子”之一。 曹植自幼受到良好的文学熏陶,他的父亲曹操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同时也是一位诗人。在父亲的引导下,曹植逐渐展露出非凡的文学才能。他的诗歌作品以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
曹植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后人因他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更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王士祯...
公元1501年,曹植出生于庆尚南道陕川郡三嘉县的兔洞。他是家中的第二个儿子,父亲是曹颜亨,母亲是仁川李氏。在他五岁的时候,他的父亲考中文科状元,全家迁往汉城。从此,曹植跟随父亲为官之途,刻苦研究学问。十五岁时,曹植随着被任命为咸镜道端川郡守的父亲来到端川郡。在这里,他饱览群书,从儒家经典到...
在中国文学史上,“建安之杰”指三国时期诗人曹植,出自钟嵘《诗品》:“故知陈思为建安之杰,公干、仲宣为辅。”简介 建安时代在中国文学史上,特别是在文人诗的传统里,是一个很突出、很辉煌的时代。而曹植是建安时代最杰出、最具有代表性和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一位作家。他在文学上的成就,不论是诗、赋还是骈文...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后人因他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更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王士...
曹子建就是曹植,子建是他的字。他生于公元192年(汉献帝初平三年),是曹操的第三个儿子,人们公认的极有才华的大文学家。因为曹操和曹丕(曹植的哥哥)在文学上也很有成就,文学史上把他们父子三人合称为“三曹”。曹植小时候一直和家人一起随军奔波,13岁时才在邺城安定下来。定居后他常和当时著名文学家,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