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从一开始曹操对曹丕和曹植都是按照接班人方向来培养的,曹丕年仅12岁就跟随父兄出征,就这一点来说比曹植还要早,而且在曹丕年幼时,曹操也对他严厉督导学习儒家经典,通读史论及诸子百家之学说,可见,单从教育的用心程度来讲,曹操对待曹丕和曹植都是同样用心的。只是随着两个儿子长大成年,立储之事挤上了曹操...
曹植任性,没有政治家的品质。尽管有人说曹操也是一个性情中人,但曹操有两面,另一面还有“奸猾狡诈”。在这一点上,曹丕身上也有。比如,曹操出征,曹植献诗,而曹丕则是“献哭”。很显然,曹丕比曹植更了解曹操,因为曹操除了爱才,唯才是举,他还是一个极易动情的人。看到曹丕来这么一出,他不动情才怪呢?
举个例子,有一次曹操准备出征,曹丕及曹植送行,曹植写了一篇才华横溢的文章来送行,曹操看了很高兴称赞曹植的文采好,轮到曹丕时,他一言不发,大哭起来并拜倒在曹操身下,让曹操大为感动,认为曹植只是文采好,诚心不如曹丕,这就是曹丕的手段,据说是吴质教他的。曹丕作为开国之君,他的政绩是有功有过的,创立...
考虑到曹植也是亲生儿子之一,曹丕的上位意味着曹植的失势甚至可能带来悲剧性的结局。对于任何一位母亲而言,看到自己的孩子陷入内斗无疑是最令人痛心的事情。在曹操的家族中,他在表演艺术方面展现出了超凡的技艺,尽管他实际上很少参与演戏。在他晚年的时候,曹操发布了一项广为流传的命令,名为《自明本志令》。在...
这时候,他的两个儿子站了出来:一个是才华横溢但性格单纯的曹植,一个是稳重内敛但看似平凡的曹丕。一场关于权力和亲情的较量悄然拉开了帷幕。曹操其实早年对曹植寄予厚望。曹植从小聪明过人,才思敏捷,十几岁时就能写出让人拍案叫绝的诗文,连曹操都忍不住夸他“才高八斗”。而且,曹植不仅会写,还会说,他总...
一个合格的继承人,必须具备政治智慧、权谋手腕和对时局的敏锐洞察力。而这些,恰恰是曹植所欠缺的。曹操的内心斗争可想而知。一边是他钟爱的儿子曹植,另一边是更适合继位的曹丕。他需要在国家大义和亲情之间做出选择。最终,他选择了后者——一个冷静务实的接班人,而不是一个只会吟诗作赋的浪漫主义者。这个决定...
无论在朝内还是朝外,曹丕都拥有庞大的关系网络,这与喜爱文学且性情不羁的曹植完全相反。况且曹丕时常以长子的身份在曹操出征时处理朝政,军事政治一把抓,已经历练出相当高的政治能力,这同样是曹植无法比拟的。尽管曹丕有巨大优势,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就立于不败之地,要知道作为整个曹魏集团的最高领袖,曹操对曹丕并...
实际上从曹操的最终选择来看,就曹丕、曹植、曹彰三兄弟来看,确实是曹丕表现更胜一筹。曹冲 有人说曹冲是曹操的理想候选人,实际上这个说法也是值得商榷的。曹冲虽然聪明,号称是神童,小小年纪就能想出办法称出大象的重量,但他的年纪实在太小了,相比于曹丕,他没什么优势。也有人说了,虽然曹冲年纪小,但只要...
曹操的诗,大多沉雄壮阔,催人振奋,可以说是《诗经》之后,四言诗最好的代表。二、明月皎皎、思念不绝 曹丕的诗才,不及曹操,更不及其弟曹植,但是曹丕的智谋和政治手段,却非常高明,老爹曹操为其扫平了北方,到了曹丕这里,索性直接代汉称帝。曹丕大多数时候,都过着“太子”的生活,自然不如曹操那么贴近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