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任性,没有政治家的品质。尽管有人说曹操也是一个性情中人,但曹操有两面,另一面还有“奸猾狡诈”。在这一点上,曹丕身上也有。比如,曹操出征,曹植献诗,而曹丕则是“献哭”。很显然,曹丕比曹植更了解曹操,因为曹操除了爱才,唯才是举,他还是一个极易动情的人。看到曹丕来这么一出,他不动情才怪呢?
其实从一开始曹操对曹丕和曹植都是按照接班人方向来培养的,曹丕年仅12岁就跟随父兄出征,就这一点来说比曹植还要早,而且在曹丕年幼时,曹操也对他严厉督导学习儒家经典,通读史论及诸子百家之学说,可见,单从教育的用心程度来讲,曹操对待曹丕和曹植都是同样用心的。只是随着两个儿子长大成年,立储之事挤上了曹操...
曹丕,字子桓,生于灵帝中平四年(公元187年)。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曹丕在继承权的争夺中战胜了弟弟曹植,被立为王世子。公元220年曹操逝世后,同年10月,曹丕逼迫汉献帝禅位,代汉称帝,终结了汉朝四百多年的统治。改国号为魏,称为魏朝的开国皇帝,也是三国时代中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曹丕在位仅六年,统治...
曹丕于诗、赋、文学皆有成就,擅长于五言诗,与其父曹操和弟曹植并称“建安三曹”,今存《魏文帝集》二卷。著有《典论》,当中的《论文》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有系统的文学批评专论作品。 曹植 曹植(192年—232年12月27日),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出生于东武阳(莘县朝城;一说生于山东省菏泽市鄄城...
曹操、曹丕、曹植三父子,均生活于这个动荡的年代,他们既是东汉末年军阀混战的参与者,同时又是杰出的诗人。在目睹了社会的动荡之后,他们均留下了多姿多彩、意境深远的诗歌,一代代流传至今,成为千古名篇。虽然,他们三人均受到汉乐府诗歌的影响,但他们在继承乐府民歌朴素、浑厚的特色后,又进行了自己的升华和改造...
百度试题 题目曹操、曹植、曹丕合称为什么?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曹操、曹植、曹丕合称为三曹。 反馈 收藏
曹丕最终胜出成为继承人主要有三个原因:1、曹丕的嫡长子身份。曹植是崔琰的侄女婿,崔琰却支持曹丕为世子,原因就是曹丕是嫡长子,曹操问贾诩谁更适合当世子,贾诩说他在想袁绍与刘表,曹操马上明白,贾诩的言外之意是不立嫡长子为继承人会带来祸害,如同袁绍与刘表一样,儿子们互相内讧。曹丕嫡长子的身份是他成功的...
百度试题 结果1 题目曹操、曹丕、曹植合称为“三曹” ,曹操比曹丕大32岁,曹植比曹丕小5岁,曹植比曹操()(填“大 ”或 “小” )()岁。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小37 反馈 收藏
实际上从曹操的最终选择来看,就曹丕、曹植、曹彰三兄弟来看,确实是曹丕表现更胜一筹。曹冲 有人说曹冲是曹操的理想候选人,实际上这个说法也是值得商榷的。曹冲虽然聪明,号称是神童,小小年纪就能想出办法称出大象的重量,但他的年纪实在太小了,相比于曹丕,他没什么优势。也有人说了,虽然曹冲年纪小,但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