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漏子·玉炉香》是唐代文学家温庭筠的词作。此词抒写思妇的离愁。上阕写室内物象,虽是温暖祥和的场景,但孤独的思妇辗转难眠而容颜不整,鬓发散乱,忍受着枕衾间的寒冷与痛苦;下阕通过写思妇在室内听到室外的雨声来描摹人物的心情。全词从室内到室外,从视觉到听觉,从实到虚,构成一种浓郁的愁境。语言流利...
温庭筠作此《更漏子》六首都写夜间情事,每首都令人肝肠寸断。——01——柳丝长,春雨细,花外漏声迢递。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香雾薄,透帘幕,惆怅谢家池阁。红烛背,绣帘垂,梦长君不知。——《更漏子·柳丝长》都说女人柔情似水,独处空闺的人是敏感的,外界的一丝丝声响都很容易触动其心绪,何况是在...
温庭筠《更漏子》全词翻译赏析 柳丝长,春雨细,花外漏声迢递。 [译文] 柳丝飘飘,春雨绵绵,滴漏之声从遥远的花外传来。 [出自] 唐 温庭筠 《更漏子》 柳丝长,春雨细,花外漏声迢递。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 香雾薄,透重幕,惆怅谢家池阁。红烛背,绣帘垂,梦君君不知。 注释: 迢递:远远传来。 画屏:有画...
更漏子唐·温庭筠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开头六个字写室内的景象,“玉炉香,红蜡泪”,前者无情,后者有情。说前者无情,是因为词人只描写了“玉炉香”这一事物,毫无情绪地流露,不似李清照“薄雾浓云愁永昼”...
《更漏子·金雀钗》是唐代文学家温庭筠的词作。此词抒写主人公对情人的一往情深,以及对爱情的始终不渝。全词通过今昔鲜明的对比,描写出主人公相思之苦,使人的描写,情的抒发,更加楚楚动人,更见蕴藉。作品人物描绘细腻,形象历历可见,语言贴合温词造语精工、密丽浓艳的风格。作品原文 更漏子 金雀钗,红粉面,...
《更漏子·星斗稀》是唐代文学家温庭筠的词作。此词写女主人公晨起之后,登阁望远的惆怅思绪,通过时节的更迭,景象的转变,刻画了主人公由来已久的相思之苦。上片从视觉和听觉描写清晨景象;下片正面写人,直写情怀。全词语言贴合温词造语精工、密丽浓艳的风格,语淡情浓,把主人公的怀人之情写得千转百回,...
提到词,不得不说这样一位词人,他生活在唐代,他为词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尤其是婉约词,创立了“花间词派”,对后世影响深远,他就是花间派鼻祖——温庭筠。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欣赏一下温庭筠的代表作——《更漏子》,全词如下: 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
《更漏子》唐代温庭筠 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此词抒写离愁。词中秋思与离情彼此交融,表现了女主人公的秋思之深和离情之苦。词从夜晚写到天明,从“思”写到“苦”,读来使人感受到一种绵绵不绝的孤寂凄凉之...
诗选|温庭筠的《更漏子·金雀钗》赏析 《更漏子·金雀钗》【唐】温庭筠 金雀钗,红粉面,花里暂时相见。知我意,感君怜,此情须问天。香作穗,蜡成泪,还似两人心意。山枕腻,锦衾寒,觉来更漏残。温庭筠,唐代著名诗人、词人。他以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手法,被誉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产生了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