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2月14日消息(记者 宓迪)2025年财政政策“施工图”进一步明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1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会议指出,“要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并提出“增加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持续支持‘两重’项目和‘两新’政策实施”等举措。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背后有何深意?明年的财政政策有何看点?在一...
会议指出,明年要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专家表示,和今年的积极财政政策相比,“更加积极”意味着力度更大。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 杨志勇:力度更大,就是充分利用我们财政政策空间这个有利的积极因素,财政赤字率相对来说比较低,在这个里面就有提升的空间,所以提高财政赤字率,可以筹集更加充分的资金用来促进消费、...
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9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25年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明年要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专家认为,“更加积极”体现了财政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会议强调,做好明年经济工作,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明年要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充实完善政策工具箱,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打好政策“组合拳”,...
答:明年的财政、货币政策分别被定调为“更加积极”“适度宽松”,这意味着政策力度明显加强。近年来,财政政策多明确为“积极的”,或在“积极的财政政策”后面增加“要加力提效”“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等表述,“更加积极”意味着财政扩张力度将加大,赤字率、专项债规模等均有望抬升。货币政策从“稳健的”转向...
政策基调方面,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延续了中央政治局会议的重大判断和政策取向,但在表述上强调“更加积极有为”。其中,财政政策从“积极”改为“更加积极”,货币政策从“稳健”调为“适度宽松”,需求也从“着力扩大国内需求”调整为“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这些调整体现出中央对于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提振市场信心和...
新华财经北京12月13日电(记者董道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1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在财政政策方面,会议指出,要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对此,业内人士认为,“更加积极”的政策取向,意味着2025年财政政策将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从“量”上看,提高财政赤字率,增加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等措施都将有效发挥财政逆周期...
新华社北京12月20日电 《中国证券报》20日刊发文章《纲举目张 财政政策将更加积极》。文章称,回望今年,“积极”是财政政策的基调和特点。展望来年,“更加积极”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明年财政政策的最新部署。壹引其纲,万目皆张。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在政策力度上将提高财政赤字率,增加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和...
受访专家普遍认为,财政政策基调此次调整为“更加积极”,释放出明年政策力度将明显加大的信号。2025年赤字率有望上调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在10月初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财政部部长蓝佛安表示,总的看,积极的财政政策实施效果明显,有力保障了国家重大战略任务的...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表示,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重视全方位扩大内需,超常规逆周期调节政策有望出台。本次政治局会议上首次在“积极的财政政策”前增加了“更加”的表述,表明财政扩张及政策加码的决心和力度,后续财政发力可期。总的来看,2024年,积极的财政政策实施效果明显。10月12日,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在国新...
财政政策“更加积极”不仅是货币政策更加积极,财政政策方面,本次会议为2025年财政政策定下的总基调为“更加积极”。事实上,财政政策延续“积极”总基调,早有苗头。11月8日,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中表示,结合明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要实施更加给力的财政政策。在此之前,当前,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