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经国际天文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批准,国际编号为3513号小行星被命名为“曲钦岳星”。 长期在天体物理领域内从事教学与研究工作,主要研究伽码射线源、脉冲星和中子星、超新星遗迹等,是我国高能天体物理研究的先驱者之一,为高能天体物理学在我国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1992年担任攀登计划项目《天体激烈活动的多波段观测...
路甬祥校长是中央委员,当时在中央党校参加“省、部级领导与中央委员研修班”,曲钦岳赴京,就是与他商量,共同采取行动,争取国家计委,教委的支持,并致信李鹏总理,要求在八五期间在高教领域继续建设“重中之重。” 曲钦岳带着秘书,首先找到北大党委书记王学珍签名,当时北大校长吴树青教授正在莫斯科访问。 签完名,曲钦岳说:...
曲钦岳 曲钦岳,男,1935年5月21日生,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原任南京大学校长,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主任,南京大学学位委员会主席等职,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国家教委直属高校咨询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天文学会理事长,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市经济与社会发展咨询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科学通报》等...
1992 - 曲钦岳 -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 被引量: 0 收藏相关文章 跨世纪人才培养与大学教育改革 2003 - 曲钦岳 - 《中国高教研究》 - 被引量: 45 收藏相关文章 关于更好地开展高等教育研究的几点想法 2001 - 曲钦岳,龚放 - 《中国高教研究》 - 被引量: 12 收藏相关文章 在第二届...
#南大身边事#曲钦岳1935年出生于山东牟平,1957年本科毕业于南京大学天文系并留校任教。他是我国最早在高能天体物理学这一新兴学科领域进行研究并多有建树的天文学家之一。1978年,曲钦岳由讲师破格晋升教授,1979年4月,出任南大天文系主任;1980年,他又被遴选为中科院数理学部委员,时年45岁,是当时我国最年轻的学部委员...
曲钦岳,1935年5月21日出生于一个学者之家,是一位享有盛誉的教授和中国科学院的院士。他曾在南京大学担任多项重要职务,包括校长、校务委员会主任和学位委员会主席等。此外,他还担任了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国家教委直属高校咨询委员会副主席等职务,积极参与中国天文学会和江苏省人大常委会的工作,同时是...
今天是曲钦岳院士(1935年5月21日出生)的87岁生日。他是我国最早在高能天体物理这一新兴学科领域进行研究的天文学家之一,在中子星、X射线源、γ射线源等前沿领域取得一系列成果,澄清了国际上关于JP1953是否为中子星的争论,与合作者提出了反常中子星可能是致密星体的一种新类型,并得出了反常中子星的质量极限提出了...
曲钦岳教授的学术生涯始于1957年,他在南京大学天文系毕业后留校担任助教,随后晋升为讲师。1978年,他成为南京大学天文系的教授,并在1979年至1980年间担任系主任。他的学术领导职务持续至1997年,期间他还曾担任南京大学校长长达13年。在学术领域,曲钦岳教授的影响力广泛。1978年至1983年,他担任中华全国...
方校长与曲钦岳熟识,接到曲的电话,即已安排了中午的便餐,但曲钦岳接过信纸,起身告辞:“老方,不...
南京大学研究生导师介绍:曲钦岳 曲钦岳院士,天体物理学家。1935年5月21日生于山东烟台。1957年毕业于南京大学。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0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教授,中国天文学会名誉理事长。曾任南京大学校长,中国天文学会理事长。主要从事天体物理学研究,是中国最早在高能天体物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