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江》是诗人李希圣创作的一首诗。作品原文 曲江宫殿锁莓苔,蜡炬炉薰认劫灰。玉碗已随芳草出,銮舆曾为看花来。残灯不照秦乌返,落日惟馀汉雁回。夜雨秋衾鸡塞梦,归时应过李陵台。作者简介 李希圣, 清湖南湘乡人,字亦元。光绪十八年进士,官刑部主事。初治训诂,工诗文。通古今治法,尝纂《光绪会计录》...
今天,我要带你领略一首唐代诗人秦韬玉的七言律诗——《曲江》,一起感受他对曲江美景的热爱与向往。《曲江》一诗,用细腻入微的笔触描绘了曲江的春日风光。诗中首先展现了曲江池的曲沼深塘、鱼儿欢跃的景象,以及岸边槐树成荫、碧波荡漾的美景。接着,诗人通过描绘游人和贵族公子的活动,进一步展现了曲江的繁华与生机。...
唐时称曲江池。华亭闻唳鹤:感慨生平,悔入仕途之典。铜驼:铜铸的骆驼。多置于宫门寝殿之前。天荒地变:影响巨大而深远的巨变。指国家的沦亡。折:摧折。伤春:为春天的逝去而悲伤。一作“阳春”。“伤春”一词,在李商隐的诗歌语汇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曾被他用来概括自己诗歌创作的基本主题,这里特指伤时感乱,...
张九龄,生于673年,去世于740年,人称“子寿”,外号“博物”,是个来自韶州曲江的老乡,也就是的广东韶关那边的人。在景龙刚开始的那几年,考上了进士,然后被分派去当校书郎。唐玄宗登基之后,升了个小官,得到宰相张说的赏识,接着做了中书舍人,后来又当上中书侍郎、同平章事,一路飙升,最后成了中书令...
《曲江二首》作者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一个被遗忘的诗人张九龄·荆州】校园里,很多人只知曲江路,不知张曲江。张九龄(678-740),字子寿,韶州曲江(韶关)人,20岁进士及第,官至宰相,唐代诗人中最早的状元郎。魏征说,良臣是被皇上信任的正直之臣,可以使自己得美誉,皇帝得好名,很实在;而忠臣是被皇帝讨厌的直谏大臣,自己受诛贬,皇上得恶名,不合算。所以...
唐代诗人杜甫在《曲江》一诗中描写到“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传语风光共流转,暂时相赏莫相违。”这首诗里分别描述了蝴蝶、蜻蜓的哪些行为( )A:攻击行为,繁殖行为B:觅食行为,繁殖行为C:繁殖行为,防御行为D:繁殖行为,觅食行为 相关知识点:
杜甫的曲江二首其一,抒发了作者惜春之情,诗人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 诗词尘客于20221011发布在抖音,已经收获了4591个喜欢,来抖音,记录美好生活!
杜甫作《曲江二首》借伤春来感怀人事,表现了内心的抑郁苦闷之情。 第一首中,“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这是唐代“诗圣”杜甫留下的名句。 历经盛唐到中唐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面对着曲江暮春的美景,心中却是满怀愁绪。 彼时,安史之乱的战火未歇,京都长安百废待兴,而朝堂之上后宫得幸,帝王鲜有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