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脾丸 组成黑附子1两,干姜1两,甘草1两,陈皮1两,官桂(肉桂)1两,肉苁蓉1两,缩砂仁1两,茴香1两,红豆蔻1两,蛮姜1两[方剂汇www.fane8.com],荜澄茄1两(依常法修制为细末),舶上硫黄半两(别研如粉)。 用法上药搅拌令匀,每用药末3钱,用猪肚1枚,盛入盐花2钱,葱7茎,同用线扎定,煮烂为度。空心吃...
而且,肉桂不光能补脾阳,还能补肾阳,肾阳就像身体的“火炉”,肾阳足了,脾阳也会跟着温暖起来。另外白蔻调中丸里调理气机的沉香和乌药,也能暖脾又暖肾,这可比理中丸考虑得更周全。除了这些,白蔻调中丸里还有焦三仙——山楂、六神曲、麦芽。这三位可是消食界的“明星组合”,既能健脾开胃、帮助消化,还能疏...
二姜丸——暖脾祛湿、散寒止痛,横扫风湿性关节炎【组成】:炮姜,高良姜各10。【制法】:打为细末,饭后用橘皮汤下。【功效主治】:可暖脾祛湿、温中散寒止痛。治腹痛、关节痛等。【开放思路】:中医讲,脾旺则四季不受邪,炮姜与高良姜皆为辛热之品,辛可以破滞止痛,热可以散寒,且炮姜还直入肾中,由...
腿冷在肝、腰冷在肾、肚子凉要补脾,送您4个中成药,补肝,壮肾、暖脾胃:1、腿冷在肝:表现:四肢、膝盖、腿脚到大腿根儿都是凉的,暖不热,甚至夏天腿都是凉的推荐:柴胡舒肝丸本药方中以柴胡功善疏肝解郁,用以为君。香附理气疏肝而止痛,川芎活血行气以止痛,二药相合,助柴胡以解肝经之郁滞,并增...
暖脾胃的中成药有:附子理中丸,功效:温中散寒,益气健脾。用于脾胃虚寒证。症见胸满、腹痛、呕吐、泄泻、畏寒、肢冷、舌淡苔白、脉虚。丁蔻理中丸,功效:温中散寒,补脾健胃。用于脾胃虚寒证。症见胸满、腹痛、呕吐、泄泻、食少纳差、手足不温、舌淡苔白、滑脉迟缓。香砂理中丸,功效:健脾和胃,温中行气。...
附子理中丸是由附子、人参、白术、干姜、炙甘草五味中药组成的。其中,附子、干姜具有温中散寒的作用,人参、白术则能健脾益气,炙甘草调和诸药,使得全方具有温中健脾的功效。这种药物主要用于治疗脾胃虚寒引起的胃痛、胃胀、腹泻等症状,同时还能改善腹部冷痛、手脚冰凉等身体不适。三、附子理中丸的神奇功效 改善...
四神丸,出自:《内科摘要》 组成 补骨脂12克(配方颗粒建议1袋)五味子6克(配方颗粒1袋)肉豆蔻6克(配方颗粒建议1袋)吴茱萸3克(配方颗粒1袋)生姜3克(配方颗粒1袋)大枣10克(配方颗粒1袋) 功能主治 【功效】温肾暖脾,固涩止泻。 【主治】脾肾虚寒,五更泄泻,不...
【制法】上先入锅内猛火炒匀,搅,候紫焦倾出,为粗末。每药末1斤,入良姜4两,干姜4两(炮裂)、神曲4两,同为细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暖脾胃,增进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30-50丸,空心米饮送下。 【摘录】《普济方》卷二十五
脾在五脏中的地位非常重要,中医里的“中”,如补中气、理中,说的就是脾。脾和胃相表里,脾升清,胃降浊。中医常将脾胃作为相辅相成的一组,共同调理。 夏天是一年当中阳气最为旺盛的季节,可由于冷饮空调等生活习惯的养成,恰恰反而特容易让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