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相三昧 摘自: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术语)生真实智慧之三昧也。智度论四十七曰:‘得此三昧,见一切诸三昧中,有真实禅慧相。更多:https://www.bmcx.com/
智相三昧 摘自:佛学常见辞汇 - 陈义孝编 生真实智慧的三昧。更多:https://www.bmcx.com/
💡 若欲成就种智,须达一相三昧,一行三昧。种智,又称“一切种智”,是佛家圆满智慧的体现。🔍 一切种智,即能彻底认识宇宙间万事万物的平等相与差别相的智慧。声闻和辟支佛只有一切智,无一切种智。成佛,不仅是声闻、缘觉的追求,更是对种智的成就。📚 智慧分为三种:一切智、道种智和一切种智。一切智是根本...
前面说一相三昧,这里说一行三昧,二者在本质上并无差别,都是立足于觉性的禅修,只是前者偏于相说,后者偏于行说。"若人具二三昧,如地有种,含藏长养,成熟其实。一相一行,亦复如是。"这句话告诉我们,如果一个人具备这两种三昧,就像大地有了种子一样,能够生长万物,结出累累硕果。一相三昧和一行三昧也具有这样的...
虽然只有佛才能证得一切种智,但佛的一切种智在我们自性里也是本自具足的。为什么这么说呢?一切智好比是定,道种智好比是慧,如果你能够定慧等持,那你就可以与佛无二无别。要做到定慧等持,你就必须要通达一相三昧、一行三昧,通过一相三昧和一行三昧的修行,就能证得一切种智。
若欲成就种智。须达一相三昧。一行三昧。若于一切处而不住相。于彼相中不生憎爱。亦无取舍。不念利益成坏等事。安闲恬静。虚融澹泊。此名一相三昧。若于一切处。行住坐卧。纯一直心。不动道场。真成净土。此名一行三昧。若人具二三昧。如地有种。含藏长养。成熟其实。一相一行。亦复如是。——六祖惠能...
坛经中的及时法雨【经..坛经中的及时法雨【经文】 师复曰:诸善知识,汝等各各净心,听吾说法。若欲成就种智,须达一相三昧,一行三昧。若于一切处而不住相,于彼相中不生憎爱,亦无取舍,不念利益成坏等事,安闲恬静,虚融澹泊,此名一
069 坛经-付嘱:若欲成就种智,须达一相三昧,一行三昧 3584 2023-02 070 坛经-付嘱:诸佛出现,犹示涅槃,有来必去,理亦常然。吾此形骸,归必有所 3463 2023-02 071 坛经-付嘱: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 3545 2023-02 072 心经-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
这是我们六祖慧能倡导的在生活当中的智慧观照,在明心的基础上进行一个智慧的观照,在生活当中去行持,一行三昧和一相三昧。 一行三昧和一相三昧,意思就是,我们在行住坐卧当中都要保持一种觉知和智慧的观照,都要看到他空生妙有,色空不二的这样的一个真相。
佛说观佛三昧海经,观如来脐相「云何觀如來臍相?如來臍中有萬億寶華,一一寶華萬億那由他葉;一一葉萬億那由他色;一一色萬億那由他光。此相現時,一切大眾見佛心相,如來心者如紅蓮華,金華映蔽,妙紫金光以為間錯,妙琉璃筒懸在佛胸,見佛身內萬億化佛,是諸化佛遊佛心間,佛臍出光,其光靆然如須彌山,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