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圆与行禅讲道之外,好读儒书,又喜为诗文。因他隐居狐山,众称为孤山法师,弟子孤山惟雅传其学。智圆曾于宋真宗天禧五年冬,就自撰另外两本经书,扶病口述,即由惟雅笔录成书。宋乾兴元年,智圆离世,年仅47岁。宋徽宗崇宁三年,被溢为“法慧大师”。智圆生前,曾告诫自己的弟子说:“吾殁后,毋厚葬...
中午吃罢斋饭,智圆就按照女人所说,走了二十里,没找到,就回来了。第二天,女人又来了。智圆不高兴地说:"贫僧昨天按照你说的地址,跑了这么远的路。根本就没有什么鲁家庄,这到底是是怎么回事?"女人面色惭愧地说:"距离师父去的地方只有两三里路了,请您慈悲为怀再去一趟吧。"智圆大师有些生气地说:"...
在观行的方面,智圆大师主张以凡夫的妄心为观法的对境,但与知礼所立的“但妄观”不同,他提出了“即妄(即真之妄)观”。他的这种观点强调了妄心的双重性,即它既是妄,同时也是真。此外,智圆大师在「西资钞序」(载「闲居编」卷六)中表达了他的志趣,即开始以般若真空荡系著于前,最终...
四卷和「般若心经诒谋钞」一卷。此外有「闲居编」收杂著及诗文五十一卷。【边将】(其一) 宋 智圆(976-1022)威声飞将岂能过,号令雄师剑始磨。雪搅长空马僵立,偷营今夜度胶河。158【边将】(其二) 宋 智圆百战依前勇气成,穷边深入耀精兵。穹庐烧尽龙庭破,却上燕然更勒铭。
作者:释智圆 冷淡谁知趣,闲房枕水湄。秋窗开暮景,孤枕梦天涯。道直时流笑,心清夜月知。何当学支遁,共约买山期。夏日薰风亭作 作者:释智圆 四野炎炎暑气隆,危亭孤坐与谁同。湖光淡荡涵残照,鸟影参差没远空。消息浮生凭至理,破除烦暑赖清风。明时不敢言招隐,自乐林泉慕远公。夏日寄谅律师 作...
北宋初年,天台宗山外派智圆大师曾作《四十二章经注》与《四十二章经正义》并为之作序。 《四十二章经注》与《四十二章经正义》现已不存,《注四十二章经序》则被编入《闲居编》并收录于《续藏经》。 通过解读智圆大师的《注四十二章经序》,既可以让我...
智圆大师的介绍智圆大师,是宋代天台宗山外一派的义学名僧。字无外,自号中庸子,或称潜夫。钱塘(今...
智圆大师,是宋代天台宗山外一派的义学名僧。字无外,自号中庸子,或称潜夫。钱塘(今杭州)人,俗姓徐。
1宋初佛教大师智圆自称是“中庸子”(《闲居编》自序),宣称自己“好读周(公)、孔(子)杨(杨朱,战国时期道家学派人物)、孟(子)书”,认为儒、佛、道三教都是人们治病的良药,缺一不可。这一观点折射出,宋初( ) A. 儒学独尊地位受到严峻挑战 B. 三教调和思想进一步加强 C. 理学思想影响到了佛教理念 D. ...
宋初佛教大师智圆自称是“中庸子”(《闲居编》自序) 宣称自己“好读周(公)孔(子)杨(杨朱 战国时期道家学派人物)孟(子)书” 认为儒、佛、道三教都是人们治病的良药 缺一不可 这一观点折射出宋初( ) A. 儒学独尊地位受到严峻挑战 B. 三教调和思想进一步加强 C. 理学思想影响到了佛教理念 D. 思想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