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俨 智俨(763~818) 俗姓曹,湖南湘潭人。9岁来南岳出家,为法正弟子。弘扬律法凡38年,受度者万余人。元和十三年(818)卒,刘禹锡作《智俨大师碑铭》,赞其学承为“星月丽天,珠玑同贯。由其门者,皆正法焉”。(据《湖湘文化名人衡阳辞典》,甘建华主编,尔雅文化出品)
智俨:华严宗的“二当家”,本视频由老王撩历史提供,0次播放,好看视频是由百度团队打造的集内涵和颜值于一身的专业短视频聚合平台
由此可见,智俨在华严学的发展历程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智俨的思想深受地论师的影响,特别是慧光的别教一乘说、无尽缘起说及十地中六相义,对他的思想体系构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智俨进一步发展了华严思想,使其教相和观行逐渐完备。尽管如此,智俨始终坚守法顺的法脉传承,这一事实在《续高僧传·...
一代高僧:智俨大师 智俨大师 二祖智俨大师(公元620年-668年)俗姓赵,俗姓赵,天水人,生于隋文帝仁寿二年(602)。他的父亲赵景,任申州(今河南信阳市)录事参军。炀帝大业九年(613)即智俨十二岁时,法顺到他家里,请求把智俨给他作弟子,赵景夫妇欣然应允,法顺就把智俨交高足弟子达法师教诲。后来有两位梵僧来游,...
华严宗的智俨大师,又称至相大师,是华严宗的实际创立者之一,他对法界的阐述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要点: 1. 十重玄门:智俨大师在其著作《华严一乘十玄门》中,提出了著名的“十重玄门”理论,这是对法界深奥结构的...
农历十月二十九是智俨大师圆寂日,每逢此日,许多弟子都会聚集终南山至相寺参加法会活动,祭拜二祖,祈福:风调雨顺、幸福安康!届时,许多佛教信者会参加法会,或参加:吃素、放生、诵经、礼佛、供灯等活动,希望积累善行、积善成德,祈福未来更加幸福安宁!二、农历十月二十九“古塘节”“古塘节”是湖南省城步县苗族...
智俨 摘自:佛学大词典 (602~668)唐代僧。天水(甘肃)人,俗姓赵。为华严宗第二祖。号至相大师、云华尊者。幼即有志于佛道,嬉戏时常累石成塔,或以友伴为听众,自任法师。十二岁,随杜顺至终南山至相寺,从杜顺弟子达法师受学,日夜精勤。十四岁剃染,后依法常听讲摄大乘论。二十岁受具足戒,学四分律、毗昙、...
华严宗二祖智俨大师(602—668),俗姓赵,天水人,生于隋文帝仁寿二年,他的父亲赵景,任申州(今河南信阳市)录事参军。大师幼年即有志于佛道,嬉戏时常累石成塔,以友伴为听众,自任法师。隋炀帝大业九年(613),大师年十二岁,随杜顺和尚(即华严初祖帝心尊者)至终南山至相寺,从杜顺弟子达法师受学,日夜精勤。杜顺和...
在隋炀帝大业九年,即智俨十二岁时,著名的法顺造访他家,提出希望收其为弟子。赵景夫妇欣然同意,于是智俨被交由高足弟子达法师教导。在学习过程中,智俨有幸接触到两位梵僧,从而学习梵文。十四岁时,他出家成为沙弥,投身于学术的海洋,尤其在兵荒马乱的隋末,他向北方的法常学习摄论系的「摄大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