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在赵、韩、魏三家的联合打击下,智伯兵败身亡,智氏全族也因此被诛灭。这一典故深刻地揭示了贪婪与狂妄所带来的必然恶果。 这三个典故不仅展示了智伯的智谋与手段,也反映了春秋末期晋国复杂的政治斗争和智伯个人的悲剧命运。它们提醒我们,在追求权力和利益的过程中,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谦逊的态度,否则终将招致失...
智伯放松警惕后就会轻敌,而我们这几家会由于害怕而亲近联合;一旦产生冲突,由亲近而联合的军队来对付轻敌的智伯,智伯的命一定长不了。”魏驹纳其言,将一个万户封邑交与晋公。(典故:智伯索地) 4.结果: 赵无恤拒绝献地后,智瑶向晋侯请命,率领韩康子、魏桓子共同出兵讨伐赵襄子,晋国一场长达3年之久的内战爆发...
智伯要求韩、赵、魏三家分别割让一个万户城邑,韩、魏两家同意了,但赵氏不同意,智伯于是联合韩、魏两...
没想到韩、魏两家反水了!他们联合赵氏干掉了智伯,还把智伯的脑壳做成了酒杯。这特么也太狠了吧?这哪里是政治斗争,简直就是职场血案啊!但豫让不干了!为了给智伯报仇,这兄弟绝对是"舍己为知己"的活标本。他不惜自残,把自己整成乞丐模样,只为接近赵襄子。头发不要了、皮肤溃烂了、声音嘶哑了,就为了完成一个承诺。
故事的起点可以追溯到智伯要求韩、赵、魏三家割让土地的事件。智伯的强势和志向最终招致韩、赵、魏三家的联合反扑,最终被灭族。赵襄子不仅杀死智伯,还以其头盖骨制成饮具,这种侮辱加深了豫让复仇的信念。他的一次刺杀失败后被俘,赵襄子并未杀他,反而惊讶于他的忠诚。但豫让并不因此放弃,继续寻机行刺。豫让...
智伯的惨死,激发了豫让无比的复仇之心。他多次被捕,却始终坚毅地表示要为智伯报仇,这种忠诚超越了生死。赵襄子被豫让的义气所打动,释放了他,但豫让并未满足,他甚至自残身体,改变容貌,只为实现复仇之志。这个过程中,他展现的坚韧和牺牲精神,塑造了我国历史上的“士为知己者死”这一典故。这个...
张武是智伯的家臣,他劝说智伯纠合韩国和魏国,把赵襄子围在晋阳,后来赵襄子用张孟谈计,暗地联合韩魏,灭了智伯。
中华历史典故: 赵襄子水淹智伯 33 2023-05 中华历史典故: 燕昭王求贤 38 2023-05 中华历史典故: 勾践灭吴 31 2023-05 中华历史典故: 烛之武退秦师 39 2023-05 中华历史典故: 阿丑暗讽奸臣 28 2023-05 中华历史典故: 哥舒翰之败 32 2023-05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典故晋出公年间,智伯是晋国的正卿,执掌晋国实际权力。因在晋定公年间中行氏、范氏叛乱而国力大耗的晋国,在智伯的治理下,国力有所回升。 为了振兴晋国,重建霸业,智伯对三家大夫赵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