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实体是一个与触发器结合的逻辑电路。 由1738 个 MOSFET 驱动的 4 位计算机“CPU1738”的诞生 ● 做你电脑的心脏 使用“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电路”,我们创建了一个“中央处理器”(CPU),它是计算机的心脏。这个CPU很简单,但本质部分和一般的CPU或微机是一样的。 ● 全部用MOSFET制作 制作 的CPU不使用IC。
让我们先从算术单元开始,它负责处理计算机中的所有数值操作,比如加法和减法。它还执行其他一些简单操作,比如将一个数加一,这称为增量操作。 现在,我们要专注于计算机几乎所有操作的基础——将两个数字相加。我们可以完全用独立的晶体管来构...
晶体管计算机是指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的计算机。主机采用晶体管等半导体器件,以磁鼓和磁盘为辅助存储器,采用算法语言(高级语言)编程,并开始出现操作系统。由于采用晶体管代替电子管,所以很轻,且运算速度比较快,达到每秒几十万次。晶体管计算机简介 编辑(1)特征:硬件方面,用晶体管做逻辑元件,磁芯材料做存储器;软件...
1. 性能提升显著:相较于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晶体管计算机的运行速度有了大幅提高,每秒能够执行数万次到几十万次的基本运算。像 IBM 7090 晶体管计算机,其运算速度可达每秒 22.9 万次浮点运算。 2. 可靠性增强:晶体管的使用寿命远远超过电子管,大大减少了计算机因元件故障导致的停机时间,稳定性得到明显提升,这为计...
第二代电子计算机采用晶体管制造的电子计算机。国外第二代电子计算机的生存期大约是1957-1964年。其软件开始使用面向过程的程序设计语言,如fortran、algol等。中国第一台晶体管计算机于1967年制成,运算速度为每秒五万次。产品特点 采用晶体管 晶体管不仅能实现电子管的功能,又具有尺寸小、重量轻、寿命长、效率高、...
在晶体管发明之前 尽管,真空电子管将计算机的发展带入了一个崭新时代,此时机器的运算速度已经远远超出了此前任何时期人们的想象,但电子管本身有着体积大、重量大、寿命短、能耗高(需要将阴极加热到很高才能发射出电子流)、不稳定、无法标准化生产等诸多缺点,世界各地的计算机科学家们都清晰地意识到:即使计算机的发展有...
晶体管的排列构成了逻辑门,例如与门、或门、非门等,它们像是城市的各种交汇点,各自有着不同的功能、相互配合,让计算机最终能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存储。可以说,利用这些逻辑门组合而成的算术逻辑单元(ALU),是计算机的脑袋。简单地说,就是它负责对数字进行数学运算和逻辑判断。想象一下,若将这视作一场数学比赛...
可以被称为许多创新的基础被称为晶体管。所有计算机都是“执行数学运算的机器”。一个行为像计算机的旧工具,比如算盘,是一种手动执行数学运算的设备。物理输入数字,算盘将以自己的方式显示输入的数字。现代个人计算机,即所谓的PC,具有相同的原理,但PC通过电压表示输入的数字。大多数PC都是“布尔逻辑使用理论。布尔...
晶体管计算机指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的计算机主机采用晶体管等半导体器件,以磁鼓和磁盘为辅助存储器,采用算法语言编程,并开始出现操作系统。 由于采用晶体管代替电子管,所以很轻,且运算速度比较快,达到每秒几十万次。 晶体管计算机是第二代电子计算机,在20世纪50年代之前,第一代计算机都采用电子管做元件。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