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福阁位于颐和园万寿山东部山顶,前后各五楹,皆南向,有曲廊相通。清乾隆时(1754年)叫昙花阁,是一座六瓣莲花形的三层楼阁。为礼佛场所。光绪年间(1890)重修时改建为景福阁。阁前部为宽大敞厅,慈禧曾在此观雨、赏月,并接见外国使节。景福阁面积502.7平方米,高4.09米,地势居高临下,东、南、北三面具有...
景福阁始建于乾隆年间,原名为“昙花阁”,平面作六角形,象征昙花的花瓣,两层楼阁,1860年被英法联军烧毁。光绪十七(1891)年,景福阁开工复建,至光绪十九(1893)年景福阁竣工。复建在昙花阁遗址上改建“十”字形大殿的景福阁,阁坐北朝南,建于平台上。景福阁保留了原来“阁”的类名,建筑仅有一层。重修后的...
10月30日,修缮后的颐和园景福阁。中国日报记者 姜东 摄 中国日报10月31日电(记者 姜东)2023年10月30日,北京颐和园景福阁修缮竣工。当日,颐和园在景福阁修缮现场举办游客体验专场,两名技师分别对古建筑传统工艺中的内檐装饰烫蜡工艺与室内裱糊进行讲解与展示。10月30日,技师现场展示古建筑传统工艺。中国日报记者 ...
10月30日,颐和园万寿山东部的构图中心——景福阁修缮竣工,颐和园红色文化片区得到进一步丰富。下一步景福阁主建筑将进行“活化”利用,采用新形式、新表达、新体验来进行红色文化的展示。本次修缮遵循“不改变文物原状”的修缮原则,坚持“最小干预”的文物保护理念,力求对文物建筑的最少扰动。通过整体修缮,排除建筑...
🏯颐和园景福阁简介。景福阁位于颐和园万寿山东部山脊,其名出自《诗·小雅.小明》“神之听之,介尔景福”。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建成时叫昙花阁,是一座呈六瓣花形的三层楼阁,是清漪园时期礼佛的佛殿。 1860年被英法联军焚毁,光绪年间重修颐和园时,把昙花阁列入修复工程,1887年完成对昙花阁遗址勘测后,重修时计划...
🏯 颐和园的景福阁,位于万寿山东部山脊,名字源自《诗·小雅·小明》中的“神之听之,介尔景福”。这座阁楼在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建成时被称为昙花阁,是一座六瓣花形的三层楼阁,曾是清漪园时期的佛殿。🔥 1860年,昙花阁被英法联军焚毁。光绪年间重修颐和园时,昙花阁被列入修复工程。1887年,经过对昙花阁遗址...
📍 景福阁,坐落于颐和园万寿山东部山顶,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历史背景吸引着众多游客。这座阁楼在清乾隆时期被称为昙花阁,以其六瓣莲花形的三层设计而闻名。🏞️ 光绪年间,景福阁经历了重修,不仅外观焕然一新,其功能也得到了扩展。阁前宽敞的敞厅成为慈禧太后观雨、赏月的绝佳地点,同时也是她接见外国使节的场所。
景福阁 北京市海淀区新建宫门路19号颐和园内 4.3分 名胜古迹 赏月| 礼佛祈福 | 详情 周边 导航 到这去 实景相册 查看全部 问答 (6) 马上提问 全部 交通 附近 营业时间 停车 我到这里坐地铁几号线好呢 柳**秋 可以坐地铁4号线大兴线,从北宫门站下,或者坐地铁16号线,在西苑站下...
景福阁位于颐和园万寿山东部山顶,清乾隆时(1754年)建成,咸丰十年(1860)全部建筑被英法联军烧毁。光绪年间(1890)重修时改建为景福阁。 对联:密荫千章此地直疑黄岳近 详雯五色其光上与紫宵同 景福阁建筑彩绘画 景福阁建筑仅有一层,没有了阁在传统意义上的空间意向。
景福阁位于颐和园万寿山东部山顶,清乾隆时(1754年)建成,咸丰十年(1860)全部建筑被英法联军烧毁。光绪年间(1890)重修时改建为景福阁。 对联:密荫千章此地直疑黄岳近 详雯五色其光上与紫宵同 景福阁建筑彩绘画 景福阁建筑仅有一层,没有了阁在传统意义上的空间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