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泰陵位于北京市海淀区遗光寺路,地处玉泉山北麓,为明第七代皇帝代宗朱祁钰与孝渊景皇后合葬墓。朱祁钰是明英宗之弟,土木之变后登基,年号景泰。景泰八年,英宗复位,朱祁钰被废软禁,不久去世,以王爷的规制葬于京西金山口。至明宪宗时,才重新以皇陵规制营建陵寝。现陵区内保存有御碑亭等建筑。 6+ M61***152...
后来到了明世宗朱厚熜时期,他觉得景泰陵规格太低,就把绿瓦换成了皇家专用的黄瓦,又建了碑亭什么的,这才算是真正从亲王墓升级成了皇陵。说到朱祁钰的皇后汪氏,她的经历更是跌宕起伏。先是郕王妃,后来当了皇后,因为反对废太子又被贬为庶人,最后还被追封为皇后。她见证了整整五朝更迭,活到八十岁,最后和朱祁...
这座帝陵,就是明代宗朱祁钰的葬身之处。从原本的郕戾王墓升级成为景泰陵,它的命运,和朱祁钰在大明王朝的地位评价紧密联系在了一起。景泰陵的前世今生 天顺元年(公元1457年)二月十九日,郕王朱祁钰在皇宫西内去世,终年三十岁。这位郕王殿下,在二十天以前还是皇帝,仅仅在二月初一日才被皇太后孙氏下旨废黜...
参观完景泰陵后,世宗特别不满意它的布局,觉得它更像是个亲王的墓。因此,他下令把所有绿瓦都换成黄瓦,还在陵门和大门中间的位置,新建了个陵寝碑亭。到了那年十一月,碑亭就建好了,陵碑也被挪到了亭子里。再加上棱恩门、棱恩殿、宝城这些建筑,景泰陵最后在规格上总算是跟皇陵差不多了。总结来说,景泰陵...
景泰陵位于北京市海淀区玉泉山北麓,是明代宗朱祁钰与孝渊景皇后的合葬墓。朱祁钰是明英宗朱祁镇的弟弟,在“土木堡之变”后,明英宗被俘,朱祁钰临危受命,登基为帝,年号“景泰”。然而,景泰八年(1457年),明英宗复位,朱祁钰被废为郕王,不久后去世。英宗以“王礼”将其葬于金山口,而非帝陵所在的天寿...
景泰陵之所以从一座不起眼的亲王墓升级为帝陵,这背后全是英宗、宪宗两朝政治斗争的杰作。明英宗这位皇帝,若说他给弟弟朱祁钰赐下恶谥“戾”,是出于政治上的考量,否定其正统性,这倒也能理解。但要说他后来那出让人殉葬的阴招,还有向汪氏索要玉带被怼的尴尬场面,这可真是让人无话可说,丢人丢到家了。而...
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夺门之变爆发,明英宗复位,改元天顺。二月,明英宗废朱祁钰为郕王,软禁于西苑。不久朱祁钰去世,享年三十。明英宗上谥号曰戾,按亲王礼葬在北京西山,即景泰陵。明宪宗追认其皇帝之位,谥曰恭仁康定景皇帝。史称明景帝、景泰帝。南明时期,明安宗朱由崧加谥符天建道恭仁康定隆文布武显德崇...
似帝似王景泰陵 朱祁钰去世后,朱祁镇下令将其葬于金山陵园,与其他亲王世子坟园共处。天顺元年(1457)五月,朱祁镇派五千官兵将朱祁钰生前在天寿山(今明十三陵所在地)为自己营建的寿陵捣毁,留下“景泰洼”的地名。直至一百多年后,在“景泰洼”为光宗朱常洛修建庆陵。至此,朱祁钰在天寿山的痕迹彻底消失。朱...
一、景泰陵的“身世”之谜景泰陵位于北京市海淀区,离著名的颐和园不远,真是个风水宝地。朱祁钰去世后,他的弟弟朱祁镇(也就是后来的明英宗)为了给他“送行”,决定以亲王的礼仪来建造这个陵墓。可想而知,这个“亲王礼”可比你我想象的要隆重多了,毕竟是给自己兄弟的“高规格”待遇嘛!但是,景泰陵并没有...
民国初年,日本学者宇野哲人来此探访,看到的是碑亭、陵冢尚存,“陵之周围已化作耕田,近有小屋,为守陵者所居”。 1955年,为配合定陵的发掘工作,北京市副市长、明史专家吴晗和国家文物局局长郑振铎一起寻找景泰陵,他们在西郊整整跑了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