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廷宾自任“龙团大元帅,”以刘永清为副帅,赵三多为主将,把起义农民按金、木、水、火、土、中编列营伍,颁布了严明的军纪。起义后,景廷宾立即率军迎战来犯的敌人,痛歼了袁世凯的武卫左军左营,清军管带鲍超只身逃脱。初战告捷后,景廷宾又率义军挺进威县,攻破张家庄教堂,把庚子年间疯狂屠杀义和团、欠下...
景廷宾扫清灭洋斗争,1902年3月,直隶广宗(今河北)景廷宾率众起义,称“龙团大元帅”,竖“官逼民反”、“扫清灭洋”大旗,冀、鲁、豫交界各县义和团余部及民众纷起响应,众达6万。5月,义军与德、日、法侵略军及袁世凯所部清军战于广宗件只村失利,遂转战成安、临漳。6月,景廷宾在临漳兵败被俘,7月就义...
4月23日(三月十六日)在钜鹿县厦头寺正式起义,提出“扫清灭洋”、“官逼民反”的口号,参加起义的约三、四万人,推景廷宾为龙团大元帅,刘永清为副元帅,赵三多为主将,参加过义和团的南和县水月寺老慈和尚(原名郝振邦)为军师。起义军攻威县,破官军,声威大振。直、豫、鲁三省交界饥民、游勇、义和团余部纷纷...
历史知识> 景廷宾 清直隶广宗(今属河北)人,号尚卿。武举出身。光绪二十七年(1901)在广宗人民反“摊派赔款”的斗争中被推为联庄会领袖。次年春在巨鹿县厦头寺宣布起义,自称“龙团大元帅”,竖“官逼民反”、“扫清灭洋”大旗,抗击清军,攻打教堂。失败后转至成安,举行第二次起义。旋移临漳,兵败被捕,就义于威县...
景廷宾,河北广宗县东召村人。他自幼酷爱武术,24岁考中武举。为了向帝国主义各国缴纳庚子赔款,清政府命令各省从1902年起每年摊派银子一千八百八十万两,其中直隶分摊八十万两。此外,各州县还要向本地方的外国传教士赔款。这种“地方赔款”全国总计约有二千万两,其中以直隶为最多。这笔庞大的赔款大都以捐税的名目...
景廷宾率众突围后,到巨鹿县厦头寺与赵三多所率义和团余部汇合。四月二十三日在厦头寺正式宣布起义。寺前竖两面大旗,一面书“扫清灭洋”,一面书“官逼民反”。参加起义的有三、四万人,其中主要成员是联庄会的武装群众(大多为农民),还包括义和团余部万余人。景廷宾被推为龙团大元帅,刘永清为副元帅,...
《景廷宾传》是2010年9月1日河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石建政。内容简介 《景廷宾传》主要内容简介:公元1900年8月,八国联军大举入侵,清政府放弃抵抗,假借“西行狩猎”仓皇溃逃山西、陕西,旋即责成李鸿章代表清政府与外国侵略者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图书目录 前言 序 第一章 两宫西逃遗患百姓...
景廷宾,一个出生于1861年的直隶顺德广宗县东召村的文武双全之人,因目睹清朝腐败和洋人欺压,立志救国救民。他不仅才华横溢,诗文出众,书法精湛,还跟随伯父学习武艺,练就一身好本领,成为当地有名的武秀才和武举人。景廷宾的义举始于广宗西召村的恶霸贺老配横行霸道之时。一次庙会,他目睹贺老配欺压...
景廷宾,号尚卿,直隶省顺德府广宗县东召村人,1861年出生在一个小地主的大家庭里。父辈三人都是文秀才或武秀才,所以景廷宾从小就有一个好的教育环境。由于他出生在地主家庭,又生活在农村,这就决定了他具有浓重的封建思想和深深的怜民情怀。景廷宾为人忠厚,正直。十八岁时弃文从武和暴打贺老霸标志着他的怜民情怀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