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意渐浓,桃花即将凋零,有谁会怜惜它呢?幸好有白侍郎来此,折下一枝珍藏。💡注释解读:1. 亚:通“压”,指桃花枝低垂,轻轻压着水池。 2. 无由见:指没有办法看见,形容桃花隐蔽。 3. 寒地生材:比喻出身寒门的人才。 4. 春深:春意浓郁,指桃花盛开之时。💭鉴赏感悟:《晚桃花》不仅描绘了桃花的美丽与孤寂,...
出自:[唐代]白居易所作《晚桃花》 拼音:fēi yīn xié rì wú yóu jiàn ,bù shì xián rén qǐ dé zhī 。 诗句:非因斜日无由见,不是闲人岂得知。 繁体:非因斜日無由見,不是閑人豈得知。 翻译:若不是倾斜的夕阳透入林中,还没办法发现这里有一棵花树,不过也只有我这样喜欢寻幽探胜的闲人,才会过...
白居易《晚桃花》练习题答案及全诗赏析《晚桃花》这首诗不仅描绘了“春深欲落”的“晚开”桃花的冷清与孤寂,而且通过对桃花的怜惜和咏叹,抒发了诗人的珍爱人才之情。这首诗写得含蓄
告诉我们晚桃花花色红艳,开花晚。“竹遮松荫晚开时” 生长的环境,被松竹遮荫。“非因斜日无由见”,意为若不是倾斜的夕阳透入林中,还没办法发现这里有一棵花树,说明它的无人欣赏。知识点: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 (2). 运用借物抒情的手法,借晚桃花的不幸命运,表达了对寒门子弟怀才不遇的的同情。(答“借物...
其古诗全文如下: 一树红桃亚拂池,竹遮松荫晚开时。 非因斜日无由见,不是闲人岂得知。 寒地生材遗校易,贫家养女嫁常迟。 春深欲落谁怜惜,白侍郎来折一枝。 【前言】 《晚桃花》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不仅描绘了“春深欲落”的“晚开”桃花的冷清与孤寂,而且通过对桃花的怜惜和...
晚桃花 作者:白居易 年代:唐 体裁:七律 一树红桃亚拂池,竹遮松荫晚开时。 非因斜日无由见,不是闲人岂得知。 寒地生材遗校易,贫家养女嫁常迟。 春深欲落谁怜惜,白侍郎来折一枝。【作者小传】: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今陕西渭南人。早年热心济世,强调诗歌的政治功能,并力求通俗,所作《新...
白居易《晚桃花》原文译文及赏析 一树红桃亚拂池,竹遮松荫晚开时。红桃花枝低垂,拂动着池塘的水面,竹子和松树的阴影遮挡,使得桃花的开放显得晚了些。非因斜日无由见,不是闲人岂得知。若不是斜射的阳光透缝隙照耀,这样的美景根本无法被人发现;如果不是像我这样的闲人偶然经过,又怎会知晓它的...
(11分)晚桃花白居易一树红桃亚①拂池,竹遮松荫晚开时。非因斜日无由见,不是闲人岂得知。寒地生材遗校②易,贫家养女嫁常迟。春深欲落谁怜惜,白侍郎③来折一枝。【注】①亚:通“压”。②校:比较,较为。③白侍郎:白居易时为刑部侍郎。(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首联勾画...
题中B项,分析错误,不仅是因为作者是悠闲、不被重视的人,才会发现晚桃花,还有若不是斜日临照,与红花相映,人们便观赏不到这“一树春桃”,故此项说法错误。E项,“语言大都隐晦难解”说法错误,白居易的诗大都浅显平易,这首诗的语言较为通俗易懂。故此项说法错误。A项,是对首联的分析,是对桃花及其生长环境的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