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太宗二年至元世祖二十三年(1320—1378)在碣石山北境鬲津河沿岸建有海丰、海润、海盈三处盐场。明初海润、海盈有煎有晒,明世宗嘉靖元年(1522)海丰场率先易煎为晒,一直沿用了两千多年的传统制盐旧工艺,被无棣人发明的新工艺所代替,使制盐业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无棣人对盐业生产的贡献功不可没。测卤方法...
中国制盐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5000年前。古人从海水制盐主要有煮盐和晒盐两种方法,宋代以前的海盐制造都出于煎炼,到了清末海盐各产区大都改用晒制之法。(1)从能源、效率或便捷性的角度考虑,煮盐有不受环境天气限制、较为方便等优点,而晒盐的优点是___(写出一点即可)。(2)...
犀牛脚海盐晒制技艺发源于南宋绍兴期间的白皮盐区,人们在海边滩涂筑堤,堤内修建盐田,引进海水为原料,利用阳光和风力晒制,自然蒸发浓缩成卤水,卤水浓度超过25Be°(波美度)后,开始结晶析出原盐,从海水变成盐,一般需要10天时间。 犀牛脚海盐晒制工艺大...
海南岛儋州市有1000多年的原始日晒制盐历史。制盐主要分为五个步骤:纳潮、晒泥、制卤、晒盐、收盐。纳潮,涨潮时海水没过盐地,浸泡盐田内的泥土;晒泥,盐工们给盐田翻土,在阳光下暴晒;制卤,盐工们将晒干后的盐泥拖到底部铺有竹蔑和茅草的过滤池,再将过滤池中的盐泥耙平、夯实,之后不断向过滤池浇灌海水,让...
是谁最先发明、采用海水滩晒制盐呢?正是无棣碣石山附近的盐民。据明代学者宋应星撰著的《天工开物 . 作咸第五》记载:“海丰有引海水直接入池晒成者,凝结之时,扫食不加人力。与解盐同。但成盐时日,与不借南风则大异。”这段记载中的“海丰”就是指明代山东省的“无棣县”。“无棣”一名始见于《春秋...
据《儋县志》所载,至清末民国初期时,儋州沿海地区不少盐场因遭遇水灾,产况不良,但是洋浦盐田仍然能凭借其良好的盐田条件继续制盐。即使在战火纷飞的年代,盐田人仍耕守盐田,晒制盐巴运给山上的琼崖纵队,支持革命。“古”“神”“奇”是千年古盐田的三大特点。由于这三大特点,使千年古盐田闻名遐迩。“古”是...
滩晒法的瓶颈,是如何纳潮引海水入蒸发池。 清初,汉沽盐区滩晒制盐工艺得到推广。因用二人柳斗提水灌池,称盐池为“斗子滩”。可以想象,两个人抡圆了胳膊淘海水,一天能淘多少呢? 随着天主教传入我国,传教士又把意大利西西里岛利用日光、风力制盐法作了引进。于是,康熙皇帝...
一、板晒制盐的基本步骤 板晒制盐是一种传统的海盐晒制方法,其基本步骤如下: 1. 刮土制卤:与煎盐相同,将卤晒成之后藏于瓦缸,以笠帽盖于缸顶。 2. 注卤于晒板:选择天晴之日,将卤灌注于晒板上。晒板有大小两件,大板长九尺八寸五分,宽二尺九寸,深一寸五分;小板长七尺四寸,宽...
🌊清代以后,滩晒制盐工艺逐渐普及。这种工艺需要将提取的卤水引入盐滩池中,通过晾晒、蒸发和结晶的过程,最终得到纯净的海盐。🌞这两种工艺不仅展现了古人对自然力量的巧妙利用,也为我们今天享用美味海盐提供了宝贵的历史借鉴。📚如果你对海盐制作的历史和工艺感兴趣,不妨继续关注我们的科普小课堂,更多精彩内容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