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定州市晏阳初中学是以国际著名平民教育家晏阳初先生的名字命名的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市管学校。学校始建于1995年,坐落于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的发源地——东亭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条件便利。学校占地面积120亩,建筑面积34243平方米,有34个教学班。建有1栋办公楼,1栋综合楼,3栋教学楼,2栋学生宿舍...
1920年秋,晏阳初满怀推行平民教育的决心回到祖国。1923年8月26日,晏阳初、朱其慧、陶行知等人在北京发起成立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总会(以下简称平教总会),会址设在北京石驸马大街22号,推举朱其慧任董事长,晏阳初为总干事,开始在河北及北京通县附近推行乡村改...
晏阳初从1920年归国到1949年离开,在中国从事平民教育和乡村改造工作整整30年。彼时,国内时局动荡,军阀混战,党争激烈,经济困顿,环境艰难,但晏阳初坚守初心,矢志不渝,多次拒绝国民政府和蒋介石的任职邀请,年轻气盛的少帅张学良更是以出资八百万元大洋支持平教事业为...
晏阳初在河北定县骑着毛驴下乡。 要化农民先农民化 1929年夏秋之交的一个炎热日子里,晏阳初身穿蓝布长衫、头戴礼帽,骑着小毛驴来到定县东亭镇翟城村。在他身后,是金发碧眼、有着西方血统的妻子许雅丽以及4个孩子,最小的还不满周岁,不会走路。与他一同前来的,还有一群同样身着长衫、带着家眷的高级知识分子...
晏阳初博物馆是全国范围宣传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和乡村改造运动理论中规模最大、馆藏文物最丰富的博物馆。人物简介 世界著名平民教育家、乡村改造运动创始人晏阳初博士,1890年10月26日出生于四川省巴中县城,早年在巴中、阆中、成都、香港读书,后到美国留学。1918年在耶鲁大学毕业,旋即赴法国战场为华工服务,创办华工识字...
晏阳初从1920年归国到1949年离开,在中国从事平民教育和乡村改造工作整整30年。彼时,国内时局动荡,军阀混战,党争激烈,经济困顿,环境艰难,但晏阳初坚守初心,矢志不渝,多次拒绝国民政府和蒋介石的任职邀请,年轻气盛的少帅张学良更是以出资八百万元大洋支持平教事业为名,并兵戎相逼强行要求其担任东北行政院院长,均...
青年晏阳初 还有一次,发生在晏阳初六岁时。有一天,他在放学路上看到庙里热热闹闹在唱戏,于是挤进去观看,正如痴如醉时,背后忽然被人重重一推,几乎栽了下去。回头一看,是一位小伙伴干的,脸上还挂着恶作剧后的洋洋得意。晏阳初被激怒了,一巴掌打了过去,对方脸上,立刻显出五条指印。小伙伴哇哇大哭,晏阳初懊悔...
《晏阳初》是改编自苗勇同名小说,由费守疆、常晓华联合编剧,陈智林领衔主演的大型现代川剧。该剧讲述了中国平民教育家和乡村建设家晏阳初的故事。创作背景 晏阳初被誉为“世界平民教育运动之父”,与陶行知先生并称“南陶北晏”,曾被评选为“现代世界最具革命性贡献的十大伟人”“当代世界一百位最主要人物”,在世界...
晏阳初先生亲手种植的紫藤。新华每日电讯记者谢锐佳摄与黄家营村相邻的翟城村,是当年乡村建设实验的“大本营”。1926年,作为中华平民教育促进总会(简称平教会)发起人,怀揣耶鲁与普林斯顿双料常青藤文凭的晏阳初说动一批学者名流,告别繁华都市,来到翟城村所在的河北定县(今定州)——这个距北京200多公里、当时仍属偏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