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爆发后,贺龙将军率领八路军120师主力部队渡过黄河,进入山西省境内开展抗日斗争,成功创建了晋西北抗日根据地。为整合晋绥地区军事力量,1940年在中共中央的正式批准下,晋西北军区正式组建成立。1942年,晋西北军区正式更名为晋绥军区。随着抗日战争的胜利,为有效统筹南北两线的反攻作战部署,晋绥军区设立了三个二级...
晋绥军区下辖3个军区司令员,是赫赫有名战将,他们军衔是什么?抗战开始后,贺老总率领120师东渡黄河,开赴山西省抗日前线,开辟了晋西北抗日根据地。为了统一指挥晋绥地区的武装力量,1940年经中央批准,成立了晋西北军区。1942年,晋西北军区改称晋绥军区。而在抗战胜利后,为了便于指挥南北两线反攻作战,晋绥军区成立3...
抗战全面打响后,他又先后担任了115师344旅的参谋长、晋察冀3分区的司令员,军委作战室主任、2局的代局长,还有120师兼晋绥军区的参谋处长,以及直属军分区的司令员等不少职务。之后,陈漫远陆续担当起了晋绥军区的副参谋长、参谋长重任,还做过华北军区第1兵团和第18兵团的参谋长,以及第18兵团的副司令员。他带...
第三军分区(1947年8月归晋绥军区直辖)司令员 高士一 政治委员 张国声,山西翼城人,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魏怀一(1943.5.后在任)秦力生(1946.10.后在任),山西孝义人,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第四军分区(1945年8月组建,1946年4月撤销)司令员 杨秀山,湖北沔阳人,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共和国开国...
1942年9月,为适应抗日战争形势需要,八路军120师兼的晋西北军区改称为晋绥军区,同时进行精简整编,将原有8个军分区缩编合并为6个军分区。在这次重大调整中,晋绥直属军分区的建制得到确立,陈漫远出任司令员。这支部队下辖河防司令部、第359旅和军区特务团三大建制。令人瞩目的是,这支队伍汇聚了一批后来在新中国...
晋绥军区是解放战争时期西北军区及所属军区。 晋绥军区由抗日战争时期延续到解放战争时期。 1945年8月,敌后抗日根据地的人民军队向侵华日军展开全面反攻后,中共中央军委为统一各战略区的作战和行动,并实行人民军队由游击军、游击战向正规军、正规战的战略转变,决定将晋绥军区和晋绥野战军从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建制中划出,...
11日,晋绥军区根据中共中央军委赋予的任务,在晋绥野战军司令员贺龙、副政治委员李井泉统一指挥下,向日伪军发出最后通牒,促令晋绥区境内的日伪军立即停止作战行动,将全部兵员、武器装备、运输工具及其他作战物资,开具清单,交于八路军,不得毁坏,若在限定时间内拒绝缴械,八路军即以违反命令予以军事惩处。同时,决定...
晋绥边区政府及军区司令部旧址,位于山西省吕梁市兴县S218与蔚汾北路交叉路口往西北约210米,总占地面积4500平方米,建筑面积1180平方米,分东西两个相对独立的院落。晋绥边区政府及军区司令部旧址东院为四合院,院子的正北面为倚山建造的石窑洞三孔。正南原为普通瓦房数间,20世纪70年代改建为砖木展厅,西院原为...
下辖第358旅、独立第1、第2、第3旅和以后成立的独立第4、第5旅。8月21日,晋绥军区从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建制内调出,直属中共中央军委领导。 1945年8月,晋绥野战军和晋绥军区从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建制内调出,直属中央军委领导,由贺龙、李井泉统一指挥,担负向日伪军开展大反攻的任务。驻陕甘宁解放区的部队,仍沿用陕甘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