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0年,王浑带领着十几万大军直奔横江,也就是现在安徽和县东南的古长江渡口,这么一来,他可是第一个打响了攻吴的第一枪。沈莹带领五千精兵冲向晋军,结果三次进攻都被击退,还损失了不少人手。这样一来,东吴一开始就处于劣势,士兵们的士气也更低了。晋军抓住机会猛烈追击,结果吴军全面崩溃。在这场混战中,...
公元269年,西晋将领羊祜被任命为荆州诸军都督,负责晋吴边境中最长的一段防线——荆州防线的防务。 羊祜聪慧过人,又老成持重,在吸取了赤壁之战失败的教训后,他充分意识到渡江灭吴不可急求,只能缓图。因此,羊祜并没有急着进行军事冒险,而是制订了一系列深谋远虑的作战计划。其中前期主要规划有: 1)在荆州屯田,储备...
而东吴这边,陆抗在发现西陵的防守漏洞后,多次陈其利害。陆抗去世后,东吴既没有向上游补充兵力,也没有任人接替陆抗的位置。反而分其兵力,令陆抗之子分别领兵。最后,晋军灭吴一战,部署精细,采取六路并进,水陆齐发。王濬顺流而下,在一个月内便将西陵和江陵攻破,没有大将镇守的东吴,防线一击即破。江陵失守...
晋灭吴之战,可以说是自秦代以来最迅疾的统一战争。 公元280年正月,晋朝出兵;公元280年3月15日,晋军兵临吴都建业,孙皓投降,仅三个月的时间便实现了南北一统、结束三国时代。 1.耗死两任将军的超长战前准备 公元243年,执掌曹魏军政大权的司马懿与时任尚书郎的邓艾开始筹谋灭吴规划。 司马懿认为“灭贼之要,在于...
晋军里的“动手派”羊祜和王濬都认为,东吴有自己的一套防守本事。他们说,要是孙皓不在了,吴国换了个明智的领头人,那晋军就算人数再多,也难过长江这一关,灭吴基本没戏!这么说吧,东吴之所以完蛋,那个把自家底儿都败光的“头号人物”,其实就是他们的老大孙皓。他搞的那些事儿,直接把东吴给拖垮了,...
说白了,要想在灭吴的战争中迅速取得胜利,长时间的军事准备加上一套管用的心理战术,那可是必不可少的关键。这两个方面都做到位了,胜利也就更有保障了。三、说说吴国的国王吧,他对大局那是一点儿也不明朗。东吴横跨长江两岸,地方比较太平,经济和军事上都挺有实力。他们总共有23万大军,特别是水军特别厉害,...
晋灭吴,大概出动了二十万兵力。这二十万兵力,分为六路,进攻东吴。第一路,由镇军将军、琅邪王司马伷自下邳(今江苏邳县南)向涂中(今安徽滁河流域)方向进军。第二路,由安东将军王浑自扬州(州治在今安徽寿春),向江西(指今安徽和县方向),出横江渡口进军。第三路,由建威将军王戎自豫州(州治在今...
在中国历史上,三国时期是一个波澜壮阔的时代,各个势力之间的斗争和权谋博弈令人瞩目。而在这段历史的最后阶段,晋灭吴之战不仅是三国演义的终章,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一、历史背景 三国时期(公元220年-280年)是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魏国在曹魏的统治下,逐渐强大,而蜀汉则因刘备的英明领导...
晋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00年)一月,杜预军向江陵推进,王浑军向横江(今安徽和县东南)方向进军,晋灭吴战争的序幕揭开。 二月,王濬、唐彬的水师击破丹阳(今湖北秭归)的吴军盛纪部,顺流而下,破坏了东吴在长江要害位置所设置的拦江铁锁和铁锥,相继攻下西陵(今湖北宜昌东)、荆门、夷道等地,杀吴国夷道监陆晏。继续顺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