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东吴这边,陆抗在发现西陵的防守漏洞后,多次陈其利害。陆抗去世后,东吴既没有向上游补充兵力,也没有任人接替陆抗的位置。反而分其兵力,令陆抗之子分别领兵。最后,晋军灭吴一战,部署精细,采取六路并进,水陆齐发。王濬顺流而下,在一个月内便将西陵和江陵攻破,没有大将镇守的东吴,防线一击即破。江陵失守...
晋军里头的“动手派”羊祜和王濬都说,东吴那边儿条件不错,能自己顾着自己。他俩觉得,要是孙皓没了,吴国换上个明白的君主来领头,那晋军就算人再多,有上百万,也过不了长江这道坎儿,想灭吴?没门儿!这么说吧,把东吴自己给搞垮了,还成了让它灭亡的头号“推手”,这人就是东吴的老大孙皓。1、皇上...
首先是外部原因。西晋灭吴之战其实已经发生过一次决战预演了,那就是西陵之战,主角是晋国的主帅车骑将军羊祜与东吴的大都督陆抗。当时东吴镇守重镇西陵的步氏家族叛变投降西晋,这让东吴的上游形式骤然紧张。战略大师羊祜敏锐的意识到了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如果能顺利抓住说不定就能一举覆灭东吴。羊祜当即决定,派遣徐...
蜀汉覆灭后,西晋过了十多年才将东吴灭掉。其中最为关键的原因在于,彼时西晋的高层在是否灭掉东吴这一问题上,产生了巨大的分歧 。除此之外,若要发动一场规模极为庞大的灭国之战,所需耗费的资源数量惊人。西晋为筹备这些战争资源,也花费了漫长的时间。然而,除开这些缘由,实际上还存在一个极为关键的原因。这...
足以自保的东吴 蜀国灭亡后,东吴失去了唇齿相依的外援,形势孤立。就实力而论,吴远弱于晋,形势严峻。但是,当时的东吴,仍然有足以自保的力量。1、兵力较强,不弱于对手。就总兵力论,东吴自然远少于晋。但是,“魏虽有武骑千群,无所用之”,不是所有的晋军都适合参与南方水网地带的作战。所以,晋灭吴时,...
蜀国被灭之后,晋国开始对吴国形成了从北面和西面两面夹击的态势。然而,东吴那历经风霜的防御工事,仍旧能够稳稳地扛住攻击。陆逊和陆抗这对父子,把西陵看作是国家的“大门守卫”,是他们加强国防的重中之重。这样一来,东吴的防线就能同时对付来自北面和西面的敌人,防守更加周全。往西看,从巴蜀地区开过来的...
当晋军大军压境之际,孙皓非但未部署抵抗,反而主动呈递了降表,彼时他早已丧失了扭转局势的任何筹码。未经历血腥鏖战,亦未见顽强捍卫,东吴的覆灭宛若巨厦瞬间倾颓,实则内里早已空虚。孙皓束手就擒后,被押解至洛阳,沦为司马炎阶下囚,标志着东吴的终结,长达六十载的三国纪元至此画上句号。有人觉得孙皓胆小无能,...
晋国为了灭亡东吴,实际上做了长达十年的周密准备。早在蜀国灭亡后,司马昭便确定了“顺流而下,水陆并进”的战略方针。在晋军备战期间,造船练兵、积蓄物资、稳定巴蜀以及锻造水师等多方面的发展,使得晋国在大战之前,从战略到战术都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即使晋国在灭吴之战的总兵力达到了20余万,与东吴的常备军23...
要说起总兵力,东吴肯定是远远比不上晋国的。不过,虽说“魏国有千军万马,但在那儿却派不上用场”,毕竟,不是所有晋军战士都擅长在南方那些水网密布的地方打仗。因此,在晋国攻打并消灭吴国那会儿,晋国的军队总共也就二十多万人。那时候,东吴那边经常备战的军队有23万人呢,人数上可一点都不比来攻打他们的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