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灵王十四年(前558年),因晋悼公的“代周为天子”心思愈发地明显,目前的正牌天子周灵王对此事的惊惧惶恐之心日甚一日,想尽了办法想要阻止这个“小宗的小宗的小宗”筹划取代自己位置的‘不臣’行动。(晋国的始祖唐叔虞,是周武王之子,属于周王室的小宗;而曲沃武公代翼后,晋侯之位又由原晋公室的小宗继...
这样一来,楚国的威胁就慢慢被化解了,晋悼公可真是有一手啊!在政治手腕上,晋悼公可是个高手,他玩起“礼遇诸侯”的游戏来,那叫一个溜!鲁成公来访时,他直接给了个超级VIP待遇,让鲁成公感动得稀里哗啦的。而且啊,他对那些小国家,比如杞国、滕国、曹国、邾国、薛国、莒国、小邾国等等,也是一碗水端平...
晋悼公(前586年-前558年),姬姓,名周,一作纠,又称周子或孙周。为惠伯谈次子,其祖父桓叔捷为晋襄公的小儿子。在堂叔晋厉公被弑后,被迎立为君。谥曰“悼”,侯爵,称“晋侯周”,简曰“晋周”。 晋悼公乃晋襄公曾孙,桓叔捷之孙,惠伯谈次子,晋厉公侄。悼公少聪慧,居洛,师侍单襄公,兼君、相之才,许有...
晋悼公(前587年—前558年):姬姓,名周(亦作“纠”),谥号曰“悼”,侯爵,称“晋侯周”,简曰“晋周”(先秦男子用氏,故不作“姬周”),亦称“孙周”,美称其:“周子”。晋襄公曾孙,桓叔捷之孙,惠伯谈次子,晋厉公侄。春秋中期晋国国主,万乘之君,卓尔不群的杰出政治家。少聪慧,居洛,师侍单襄公,兼君、相...
晋悼公即位时只有14岁,这个年龄不管是春秋时代还是现代,都是非常年少的,而栾书之所以迎立他为国君,也正是源于此。栾书虽可称得上晋国一代名臣,但此人并非一个心胸坦荡之人,他有谋略,可以忠诚的执行晋景公时代制定的图霸方略,但同时他又是一个对权力充满欲望的人,所以在晋厉公诛杀“三郤”这件事中,栾...
周灵王在位的第十四年,也就是公元前558年那会儿,晋悼公心里想当天子的念头越来越遮不住了。正宗的周天子周灵王对此是越来越害怕,整天提心吊胆的,想尽各种招数来阻拦这个远房亲戚中的远房亲戚,想要篡夺自己宝座的叛逆行为。晋国的开山鼻祖唐叔虞,他是周武王的亲生儿子,在周王室里算是旁支一脉。后来曲沃武公...
随着局势的变化,前573年,晋国大臣栾书发动政变,政治局势瞬息万变,晋厉公惨遭毒手,群龙无首。在这样的动荡中,栾书决定迎立年仅14岁的姬周为国君,进而改名晋悼公。初登基的他,便展现出非同一般的政治才能,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做傀儡的命运,主动要求掌握大权,令朝廷上下大为震惊。随即,他展开了一系列清洗和...
在士匄、中行偃的鼓动之下,荀罃又不便再反对了(好小子,等会再收拾你们),于是宋国得到了晋国的答复——可以使用《桑林之舞》来接待晋悼公。得到了明确答复的宋平公当即乐滋滋地去安排宴会,准备接待事宜去了。很快,晋悼公在晋国诸卿的簇拥下,来到了楚丘宴会现场,宋平公则亲自前来迎接,然后奉晋悼公入场...
晋悼公,名姬周,生于公元前586年。他的父亲晋景公在位期间,晋国内外交困,国力衰退。晋景公去世后,晋成公继位,但成公昏庸无能,进一步加剧了晋国的衰落。在这种背景下,年仅十四岁的姬周被立为晋悼公。少年继位,面对的是一个内忧外患的国家。然而,晋悼公并未因此退缩,而是展现出非凡的魄力与智慧。他深知...
在接到了宋国的求救信后,晋悼公立即召集诸卿展开了商议,并在议事中下定了出兵的决心,要以此为契机重建晋国的霸业;晋悼公还豪迈地发表了出兵宣言——“称霸安强,自宋始矣!”于是,晋悼公在周简王十四年(前573年)十二月(纪年的原因如上)下达了出师彭城、援助宋国的君令,并亲自率军出征。自此,晋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