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代指西晋(265~316)和东晋(317~420)。其法规之制定开始于晋室代魏之前,早在司马昭(211~265)辅魏政时,即命贾充、羊祜、杜预、裴楷等14人参酌汉律和魏《新律》修定律令。晋代法规主要有《晋律》、《晋令》和《晋故事》。正文 《晋律》又称,晋武帝泰始三年(267)完成,并于次年正月颁行天下。据《晋书...
《晋律》将《魏律》的“刑名”分为“刑名”“法例”两篇,仍置于篇首,同时,对篇章的设置进行了调整,使其更加合理完善。其次,内容上进一步纳礼入律,“礼律并重”成为其突出特色。第一次将“且服制”引入法典,这就是所谓“峻礼教之防,准五服以制罪”。再次,文字简约,法律概念进一步规范化。据记载,《晋律》共...
名词解释 《晋律》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正确答案:又称《泰始律》,经司马昭下令由贾充、杜预等十四人对《新律》进行修订,于晋武帝泰始三年完成,次年颁行天下。它以汉律为基础,参考魏律篇章体例结构,共二十篇,总结借鉴了《法经》以来的立法经验,新增《法例》篇目,继续精简律令章句,进一步改革刑罚体系,并开创...
关于《晋律》内容特点的表述,正确的有( )。A. 《晋律》揭开了我国封建法律儒家化的序幕 B. 《晋律》首次规定了“服制定罪”制度 C. 《晋律》首次使得封建成文法典篇章体例定刑化 D. 《晋律》指的就是张杜律 答案:B,D 分析:正确答案:B,D 解析:A项错在:《晋律》是我国第一部封建法律儒家化的成文法典,但...
晋律的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 晋律,又称《晋律令》,是中国古代晋朝所制定的刑法典。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正式记载的地方刑法典,于晋愍帝司马邺在位期间(公元385年-396年)颁布实施。 《晋律》主要内容包括了犯罪行为的定义、不同犯罪行为的刑罚、审判程序和判决流程等方面。这部律典在当时被广泛应用于晋朝的司法实践,并...
《晋律》又称《泰始律》,制定于西晋武帝泰始三年(267),并于次年颁行天下。因《晋律》曾经过当时著名的律学家张斐、杜预注释,故又称《张杜律》。《晋律是继《曹魏律》以后又一部对中国传统刑律的科学化作出重要贡献的法典。它在《曹魏律》的基础上,“蠲其苛秽,存其清约,事从中典,归于益时”,即进一步加强了...
《晋律》(泰始律)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晋武帝泰始三年完成,共20篇,称《泰始律》,该律经张斐、杜预分别注释,后人称之为“张杜律”。不仅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唯一推行全国的法典,也是两晋、南北朝时期行世最久的一部法典,对后世立法影响深远,促进了封建法律和律学的发展。
百度试题 题目晋律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晋律,晋代法律的总称(主要是《泰始律》),晋武帝泰始三年完成,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唯一推行全国的法典。晋律以汉律、魏律为基础,提升了律的地位。反馈 收藏
《晋律》共二十卷,分为刑名、法例、盗律、贼律、诈伪、请赇、告劾、捕律、系讯、断狱、杂律、户律、擅兴、毁亡、卫官、水火、厩律、关市、违制和诸侯。与汉律、魏律相比,《晋律》内容更加精简,其主要特点是区分律、令的性质,趋向“刑宽”、“禁简”。 《晋律》总结以往法典,撷长去短,前承汉律,后启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