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着皇帝曹芳和曹爽外出洛阳城祭拜魏明帝之际,司马懿突然以郭太后的名义发动兵变,他授意诸位重臣夺了曹爽的军权,安排儿子司马师、弟弟司马孚掌控洛阳城的司马门(军队出入专用通道),儿子司马昭控制皇宫。后来在司马懿派出使臣的轮番劝说下,曹爽失去抵抗之心,最终被和一众党羽被诛殆尽。“高平陵之变”对司马家族的...
说说宋代晋和晋代魏的区别 南朝宋代晋和晋代魏是如出一辙的,皆是王朝季世,权臣立幼不立长,或选平庸无人望的宗室;收拢人心,铲除异己,在皇帝身边安插眼线,稍有异图,则诛杀同党。而后暗示亲信上书求禅代自立,无非是“前朝国祚已终,明公当承其运“这一套说辞。或补上一些天文谶记,试图说服大臣是天命...
世人常说晋代魏乃是投机取巧:“时无英雄,竟使竖子成名”。司马氏是运用了一种比较“温 和”的“政治演变”手段, 即所谓“ 禅让”的方式,从曹魏统治者手中夺取政权的,这种方式与秦汉以来主要依靠武力建立政权的方式完全不同。晋代魏并非司马氏一家三马之功,而是士族的胜利;在决定司马氏在夺取政权的过程中,必...
司马懿默默忍耐了半个世纪,终于让晋朝取代了魏国,但他万万没料到,短短50年后,他的后代就从高高在上的皇帝变成了低贱的奴隶。公元179年,司马懿降生在河内郡,也就是如今的河南地区。司马家世代显赫,底蕴深厚。他的祖父司马儁曾任颍川太守,相当于现在的市长职位;父亲司马防更是官拜京兆尹,地位与郡太守相当。
郭沫若认为晋代书体主要是隶书,行书没有发展到《兰亭序》那样笔法成熟,是后人冒充王羲之作品。郭沫若观点直到考古发现新的碑刻物证不再提起。郭沫若如是见到比《兰亭序》还要早50年的魏夫人行书长卷,必然断定是赝品,这一案例启示是,解读历史不是看权威地位,而是凭实物证据说话。
263年,魏灭蜀,266年,晋代魏(司马炎),定都洛阳。280年,晋灭吴,完成统一。从东汉末年以来,___等少数民族内迁,同汉族长期杂居,316年,内迁的匈奴人灭掉了西晋。317年,西晋皇族司马睿重建晋朝,定都在建康,史称东晋。北方,___族人建立了前秦政权,前秦王苻坚励精图治,统一了黄河流域。383年,前秦和东晋在淝水...
尧舜禅让,可谓千古佳话,但是很多人并不相信,不相信古人能有那么高的觉悟。他们更相信那是一场阴谋篡逆,理由也很简单,虽然上古的真相难以考证,但后世历史上的“禅让”却很多,比如魏代汉,晋代魏,隋代周,以此观彼,似乎也挺有道理。暂且不论禅让过程怎么样吧,后世对禅让的结果却是截然不同的。比如说尧舜,...
司马懿隐忍50年以晋代魏,做梦没想到子孙从皇帝沦落奴隶,也就50年。公元179年,司马懿出生在河内郡今天的河南省一带,司马家族很早就是世家大族。司马懿的爷爷司马儁官至颍川太守相当于市长,司马懿的爸爸司马防官至京兆尹,也相当于郡太守市长。司马防敢生八个儿子就知道,家大业大了,司马懿出生基因特别好,从小就...
魏华存(252年—334年),晋代任城人,女道士,字贤安,又称紫虚元君、魏夫人。上清派第一代太师,民间称之为“二仙奶奶”,中国民间信仰和道教尊奉的四大女神之一。父亲为司徒魏舒。人物生平 魏华存(252--334)晋代女道士,道教信奉之女仙,任城(今山东济宁市)人。司徒魏舒之女。博览百家,通儒学五经,尤耽好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