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三界但唯有识。何者是耶。三界有二种识。一者显识。二者分别识。显识者。即是本识。此本识转作五尘四大等。何者分别识。即是意识。于显识中分别作人天长短大小男女树藤诸物等。分别一切法。此识聚分别法尘。名分别识。譬如依镜色影色得起。如是缘显识。分别识得起。是分别若起。安立熏习力于阿梨耶...
显识论显识品(从无相论出) 摘自:阅藏知津 - 明·蕅益智旭 撰 顾伟康 编辑 陈优禅尼国沙门真谛译更多:https://www.bmcx.com/ 明三界但有二种识:一者显识,即是本识。二者分别识,即是意识。显识起分别,分别起熏习,熏习起显识,故生死流转。又云:一执着分别性熏习,增长阿梨耶识,二观习真实性熏习,...
显识论 摘自: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唯识名词白话新解) - 于凌波居士著 陈代真谛译,一卷,内容阐明三界唯识之义,谓识有二种,一曰显识,一曰分别识。并阐述一切三界唯识之论旨。此论原作者不详,唯真谛译本论题下有‘从无相论出’之语,而同为真谛所译的《转识论》论题下亦有此语,且宋、元、明版本藏经中,本...
显识论中提出了独特的九识概念,它将三界内的认知分为显识与分别识两个类别。显识被视为基础,通过其作用,可以分化为九种不同的识体:首先,身识,对应于眼等五种感官,产生与身体相似的感知。 其次,尘识,作用于色等六种外在尘埃,形成对外界环境的识别。 接着是用识,即眼识等六识,负责...
No. 1618 显识论一卷(从无相论出) 真谛三藏译 一切三界但唯有识。何者是耶。三界有二种识。一者显识。二者分别识。显识者。即是本识。此本识转作五尘四大等。何者分别识。即是意识。于显识中分别作人天长短大小男女树藤诸物等。分别一切法。此识聚分别法尘。名分别识。譬如依镜色影色得起。如是缘显识...
轉換到繁體中文首页 >> 乾隆藏-大乘论 显识论作者:[陈]天竺三藏法师真谛正文显识品 电脑版手机版 [ 新都首页 ][ 古文典籍网 ][ 教育 ] 更新时间:2025/03/14 05:03:15
显识论(从无相论出) 真谛 加入书架开始阅读 一切三界但唯有识。何者是耶。三界有二种识。一者显识。二者分别识。显识者。即是本识。此本识转作五尘四大等。何者分别识。即是意识。于显识中分别作人天长短大小男女树藤诸物等。分别一切法。此识聚分别法尘。名分别识。譬如依镜色影色得起。如是缘显识。
1618显识论(1卷) 457 下载订阅分享 本专辑为《乾隆版大藏经》其中一部经。《乾隆版大藏经》为清代官刻汉文大藏经,是在明朝《永乐北藏》基础上编较而成的,全藏共分正藏和续藏两类。正藏共485函,以千字文编号,从“天”至“漆”,分为大乘五大部经、五大部外重单译经、小乘《阿含经》及重单译经、宋元入...
【二】显识论特立九识之说。谓三界有二种识,一为显识,一为分别识。显识为本识,依其转作五尘四大等之作用分为九种,即:(一)身识,转作眼等五根相似之身之识。(二) 尘识,转作色等六尘之识。(三)用识,转作眼识等六识之识。(四)世识,转作三世之识,又生死相续不断谓之世。(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