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行是指行为正当、正直的行事方式。以下是详细解释:一、正行的基本含义 正行,顾名思义,是指一种正当的行为方式。它要求人们在行事过程中,遵循道德准则,秉持公正、正直的态度,不偏离正确的道路。二、道德准则的体现 正行体现了对道德准则的遵守。在日常生活中,它表现为诚实守信、尊重他人、遵守法律...
憨山大师是明朝一代高僧。一生的经历犹如一部传奇。大师虽以振兴禅宗为己任,但学识渊博,于儒释道皆有涉猎且精通。憨山大师在外号召三教合流共弘,在内则主张禅净教合参同修。大家有所不知,憨山大师虽是禅宗临济宗门下,但恰恰是在听闻《华严玄谈》时,恍然大悟的。据说憨山大师因仰慕华严宗的清凉澄观大师的德...
正行之要,即常忏悔,大积阴骘,广种福田。诸戒为正行之首。诸戒之中,即含忏悔之意。当常忏悔,洗心革面,大积功行,积攒福慧。凡修行,就低不就高。不可眼高手低,或好高骛远。常遵圣训,察己不察人,恕人不恕己。不可察人不察己,恕己不恕人。当对己俨如秋霜,对人暖如春风。每每精进,痛斩诸...
观心是正行 《王骧陆居士全集·佛说阿弥陀经经义略说》 法门无量,总不外乎正副二途。正者曰观心,即反问自己,于一切所行处痛切警觉,是曰修行,言修于行也。副者曰取法,即藉法以为缘助,藉以净心,至心净则无所用之。然法门因缘,各各不同,必以当机为尚,有持佛号者,有入禅定者,有说理以破幻相者,有起三...
在正见的指导下修行才是正行。也就是说,只有通过对佛法法门的正确理解,才能有真正的实践,所谓正行即是方法问题,也是修炼的过程。我们在发四弘誓愿时说:‘烦恼无尽誓愿断’。要永远向道的决心,要有正确的修行方法。有了正行,有了正确的修行方法,我们才会产生正受。禅者曰:要在求学求道的基础上弘法利生 禅...
明心又叫开悟明心。明心的境界就是能以意识心见到不生不灭的有如虚空的真心,从而体会到:原来世间的一切法都是从这个真心中产生的。于是就能破除我见。明心的境界发生于七住位菩萨时,所以,菩萨从七住位以后称为贤位菩萨,而在七住位之前称凡夫菩萨。所以悟后才叫真修行,而明心之前还不懂有真心的...
正念就是正确的念头,也就是记得正见,忘记正见就是失念。 正知,就是在了知境界相的时候有如理作意:一切的有为法什么都不是。 正行,就是随顺正见而行。我们的正行是什么?不取相分别,不要在哪个时候你「认为」诸法真实存在着。贤位菩萨「觉得」诸法真实并不碍事,因为你的智慧力还没有充实起来。你可以用正见...
和颜悦色地对待父母,不论父母怎么辱骂,都不忤逆父母,这就是孝吗?唯父母之命是从,不违背父母的任何意愿,这就是孝吗?这些都不是孝。有比此更深的孝。佛说持戒是第一孝顺之道。梵网经云:孝顺父母、三宝师僧,孝顺,至道之法,孝名为戒,亦名制止。真孝者,名为戒耳;真孝者,名为制止。持戒和孝道...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正行是一个表示行为正直的成语,强调人的品德高尚,恪守道德准则。它常用来形容一个人言行一致,做事光明磊落,不偏不倚,不做违背良心的事情。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正行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夸奖一个人的品德高尚,也可以用来劝勉他人要遵循道德规范,不做违法乱纪之事。此外,在教育、社会...
正心、正念、正言、正行,才是最好的修行。念别人的好,修自己的心,修一颗简简单单的心,修一颗被善意包裹的心,福禄随之,众人成之,人生路必将更加宽阔。贫穷时,不要忘记雪中送炭之人;遇到困难时,不要忘记尽力尽力帮助我们的人;顺风顺水时,不要忘记一路陪伴、不离不弃的人。人这一辈子,无论贫穷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