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武九姓人善商贾,和中国通商很早,唐代在中国的外商,以昭武九姓人最多,其中又以康国人、石国人为主。西安、洛阳出土了许多昭武九姓中曹、石、米、何、康、安诸姓的墓志,他们有的为唐朝立了军功,有的担任过唐朝的军政职务。例如唐代石城守将康拂耽延、鸿胪卿康谦,琵琶乐师康昆仑。安禄山原为康国人,后...
汉文史籍称其原住祁连山北昭武城,被匈奴击走,西迁中亚河中地区,有康、安、曹、石、米、史、何、穆等九姓,皆氏昭武,故称昭武九姓。唐破西突厥,曾在此设立羁縻府州,后为大食所征服,逐渐伊斯兰化。昭武地区的粟特人以善于经商闻名,他们长期控制着丝路上的国家贸易,是古代欧亚内陆地区重要的国际商人。昭武九姓胡...
昭武九姓,中国南北朝、隋、唐时期对西域锡尔河以南至阿姆河流域的粟特民族和国家及其来华后裔之统称.即康、史、安、曹、石、米、何、火寻和戊地九姓(出自《新唐书》,又有包括穆、东安、毕、沛捍、那色波、乌那曷、...结果一 题目 什么是“昭武九姓”?具体指的是什么? 答案 昭武九姓,中国南北朝、隋、...
在中国的史籍里,他们被叫做昭武九姓、九姓胡或者杂种胡。《旧唐书》卷一九七《西戎·康国传》中提到,“昭武九姓”原先居住在张掖祁连山北的昭武城,后来被突厥打败,就往南依靠葱岭(也就是现今的帕米尔高原),在那里拥有了自己的地盘。他们的旁支后代都用昭武作为姓氏,为的是不忘记根本。《旧唐书》觉得粟特...
岁月悠悠,昭武九姓后裔在中国历史演进中融入血脉,逐渐形成维吾尔族、回族等多个民族,扎根西北大地,传承独特民俗风情与深厚文化底蕴。回首唐朝,安禄山、史思明两位出自昭武九姓的人物,悍然发动安史之乱,虽给大唐带来重创,却也彰显出这一族群在政治舞台的影响力,侧面印证其深度融入中原权力博弈的历史事实。昭武九...
唐代昭武九姓不断内迁中原,其足迹不仅遍布西域至两京的丝绸之路,甚至其他一些北方商业大城的城坊中也侨居着大批的昭武九姓。经过长期发展,昭武九姓的定居点逐步形成了三大区域。一以西州为中心的安西地区,西州是中西交通的枢组,通往中亚的丝绸之路有两条经过这里。其二是以沙州、凉州为中心的河西地区,沙州(即...
安国位于今布哈拉地区。安息州是其在唐朝时的名称,与康国相同是最早东迁入华的昭武九姓国之一。安国国王与康国国王为同一宗族,血缘关系较近。唐朝时安国多次派遣使者向唐庭纳贡,安国国王被唐廷赐官为刺史。安国招募英勇矫健的男子并将其训练为柘羯,在汉语中为战士的意思,柘羯骁勇善战,视死如归。训练柘羯最初...
昭武九姓是指南北朝、隋、唐时期,从中亚粟特地区来到中原的粟特人或其后裔,被统称为十多个小国的王族姓氏。二、昭武九姓的来源 这些国家包括康、史、安、曹、石、米、何、火寻和戊地国,它们位于丝绸之路上的沙漠绿洲地区,人民世代以经商为业。三、昭武九姓与大唐的关系 在唐朝中叶平定了西...
这应该是关于“昭武九姓”最早的信息来源。还有一种学说认为,吐火罗语中的“昭武”二字,其实就是“张掖”的另一个称谓。“昭武”与“张掖”在吐火罗语中都是指王郡。丝路商旅 “昭武九姓”月氏人原本以游牧为主,自迁徙大夏后,大部分逐渐定居,从事农业和商业。由于古丝绸之路在西域的南北两道越过葱岭均进入...
答案: 昭武九姓是南北朝、隋唐时期对从中亚粟特地区来华的粟特人及其后裔之统称。《新唐书》把康、史、安、曹、石、米、何、火寻和戊地称为九姓,唐代又称之为“九姓胡”。“九姓”的祖先是月氏人,原居祁连山昭武城(今甘肃张掖),为匈奴所破,迁居葱岭,分为多个小国,其王均以昭武为姓,故又称昭武九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