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君墓,又称"青冢",蒙古语称 "特木尔乌尔虎" ,意为"铁垒",是史籍记载和民间传说中汉朝明妃王昭君的墓地。 昭君墓座落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南郊九公里大黑河南岸,始建于公元前的西汉时期,是由汉代人工积土,夯筑而成。墓体状如覆斗,高达33米,底面积约13000平方米,距今已有2000余年的悠久历史,是中国最大...
昭君博物院,由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王昭君墓和匈奴历史博物馆、中国古代和亲文化馆等场馆纪念设施组成,是呼和浩特市集文物收藏、研究、展示、教育和游览于一体的专题性博物院,是全面展示“昭君出塞”佳话和昭君文化的特色博物馆,国家三级博物馆。昭君墓坐落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南郊九公里大黑河南岸,始建于公元前的...
王昭君墓又称青冢 是史籍记载和民间传说中 汉朝明妃王昭君的墓地 墓体状如覆斗 高达33米 底面积约13000平方米 “青冢”一词 蕴含的文化意蕴 得到了人民群众的 普遍接受和认同 青冢既有能够 唤起人们记忆的实物 又存在大量 咏青冢的古代诗词 还有以活态方式 流布于民间的传说故事 呼和浩特市昭君博物院 其前身为 ...
她还劝说匈奴单于减少战争,让边境的百姓免受战乱之苦,使汉匈之间出现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和平局面。昭君也因此成为民族团结的象征。西汉时期人们将她的衣冠藏于此,即昭君墓。昭君博物院包含昭君墓、昭君出塞、匈奴文化常设展览以及和亲文化临展。门票免费预约,开放时间为周二闭馆,其他时间9点-17点。0 0...
昭君墓 《昭君墓》是宋代诗人汪元量创作的一首五言诗。昭君墓 一昔王昭君,远嫁单于去。上马出宫门,琵琶语如诉。昔为汉宫妃,今作胡虏妇。别来岁月深,竟入泉下路。还知身后名,青草覆孤墓。
《昭君墓》翻译 AI智能翻译 汉宫难道不会死,异国受伤独自消失。 万驮黄金,美貌是枯骨。 回车夜出堵塞,建立马都不发。 共同恨丹青人,坟上哭明月。 《昭君墓》拼音 诗词拼音 zhāo jūn mù 昭君墓 hàn gōng qǐ bù sǐ, yì yù shāng dú méi. ...
昭君博物院园区内,王昭君墓(左后侧)绿草茵茵,和亲铜像(右前侧)矗立在王昭君墓前。 许婷 摄 “据考证,昭君墓是西汉中晚期垒砌成的。”武高明介绍,“墓葬形制为覆斗式,这是汉墓封土的标准形式。在封土台上曾有附属建筑与当时人们的活动迹象。又在墓体附近发现了粗绳纹瓦片、灰绳纹陶片等西汉中晚期遗物。”...
🏞️ 昭君墓,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南郊九公里的大黑河南岸,是一座始建于西汉时期的巨大汉墓。这座墓葬高达33米,底面积约13000平方米,历经2000余年的风雨,至今依然屹立不倒,是中国最大的汉墓之一。🏛️ 昭君墓,又称“青冢”,是历史上汉朝明妃王昭君的安息之地。这里不仅是中国古代和亲文化的见证,也是匈...
千古佳话——昭君 ●高培萱 昭君墓是怎样形成的 昭君和呼韩邪单于结婚时,年龄大约二十岁左右,估计是在新莽年间去世。据敦煌发现的唐代《王昭君变文》记载,昭君去世后,埋葬仪式按匈奴习俗进行,非常隆重。“棺椁穹窿,更别方圆。”“酝五百瓮酒,杀十万口羊,退犊燖驰,饮食...